信息搜索: 热门:春耕 化肥行情 尿素价格
首页 > 化肥市场 > 正文

尿素:中国急于出口陷被动


农资网 2014年6月18日 09:34 来源:中国农资
关键词:尿素

近日,第82届IFA年会在悉尼隆重召开。IFA年会是由IFA(国际肥料工业协会)组织的一年一度的国际性行业盛会,汇聚全球肥料行业知名的科研院所、生产商、贸易商、咨询机构等会员单位的代表共襄盛举。本次会议吸引了近40家中国化肥生产企业和贸易企业的精英前往交流,中国农资传媒作为此次会议的唯一受邀媒体,对会议进行了跟踪报道。

  会上,记者了解到,在全球产能过剩日趋严重的情况下,不仅一些传统的化肥出口国家和进口国家备受市场关注,非洲、澳洲等地区的化肥生产与需求也逐渐引起业内人士的重视;而全球化肥贸易竞争白炽化的过程中,中国市场和印度市场依然是决定国际化肥贸易价格走势的最主要因素。

 

  尿素:中国企业急于出口陷被动

  今年进入4月以来,国际氮肥价格一路下滑,中国尿素价格受到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双重压力。本次IFA会议上,虽然距离中国尿素淡季窗口打开还有1个多月的时间,但全球氮肥出口商、进口商和贸易商都在密切关注中国企业的动向,中国行为成了行业分析尿素市场的核心因素。

  2014年一季度中国出口的尿素共196万吨,是自2008年以来的同期最高点,这些出口一部分是保税仓产品,主要得益于净出口值的15%关税加40元/吨人民币的关税政策。印度依然保持着主要的尿素市场进口量,一季度进口量达到40.9万吨。

  近几个月来,尿素价格依然疲软,5月从尤日内运输的尿素要价不高于285美元/吨离岸价,招标的低价继续降低。此外,天然气供应继续影响埃及和乌克兰的生产,但是目前还没有影响产品的供应,伊朗的竞争使中东的利润受到压力,欧洲市场的现货需求已经有所减弱,表明埃及供应商为了释放5月的产量而下调价格。据记者了解,此次IFA会议期间,已经有贸易商将中国尿素出口的报价下调至245美元/吨,意味着一旦关税大门打开,部分生产商为了消化库存以低价让利出口尿素。

  湖北宜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张新亚副总经理告诉记者,相对于磷铵,今年国际尿素价格降得太低,出口的价格明显低于生产成本。到目前为止,还有许多小规模生产企业低价竞争,千方百计挤入国际市场。他认为,这种买空卖空的操作方式并不理性,中国出口商在7月窗口期打开前3个月便开始低价出货更是不战而败的表现。他分析:“在供需形势保持稳定的情况下,目前国内、国际尿素市场的走势大部分取决于营销战略的操作。今年国内尿素的产量和需求较去年没有太大变化,但去年上半年尿素的平均销售价格为2100元/吨,今年为1500元/吨,同比下降了600元/吨。IFA会议上,很多中国贸易商以260美元/吨的价格销售大颗粒尿素,但近期国内出现大颗粒尿素紧俏、部分地区价格暴涨的情况,贸易商的价格又面临了倒挂的压力。”因此,他建议,在国际市场低迷的时候,国内出口商和贸易商更应理性操作,保证一定的利润空间,避免相互压价的无序竞争。

  毫无疑问,中国尿素出口成为国际市场低价的风向标。英国Integer咨询公司分析师OliverHatfield分析,氮肥市场进入了以成本定价的循环体系中。他说:“氮肥价格更加疲软,并且进入了持续的成本定价阶段,了解工业成本和利润对于决定市场走势和基准价十分关键。中国和一些欧洲装置成为决定了这个低价的主要因素。目前中国氮肥过剩严重,而且继续恶化,而欧洲和乌克兰的生产商在不到300美元/吨的基础上挣扎着盈利。但中国出口不仅撼动着尿素市场和硫酸铵市场,也包括硝铵市场。”

  未来,全球氮肥的产能还将不断扩大,中国依然成为新增产能的主要国家。IFA预测,全球农用尿素需求估计于2017年增长至1.58亿吨。需求增长主要集中在东亚、东南亚、北美和拉丁美洲,共占全球尿素需求增长的90%。印度农民肥料合作社(IFFCO)销售主管RakeshKapur预测,印度尿素需求将继续根据磷肥钾肥的零售价而改变,估计2014-2015年度印度尿素需求与去年同期3050万吨相比减少至3010万吨,今年尿素进口量估计为700万-800万吨。

  供应方面,所有生产商都认为自己在开展在建项目和计划建设项目时都是出于产业理性发展的考虑,但是全球所有在建项目和计划项目累计起来,将为短期和中期市场的平衡带来不小的挑战。IFA预测,2013-2017年,全球将新建220个化肥生产项目。其中合成氨在建项目75个、尿素项目55个,将使氮肥产量增加19%。尿素产能将由2013年1.82亿吨增长至2.07亿吨。同时,IFA估计,尿素产能以平均每年4.5%的速度增长,而需求增长率不超过3.5%。同时,由于目前一些在建项目受到成本过高、技术陈旧、设备不齐全、财力不济等因素的阻碍,未能按时完工投产,且美国页岩气初期项目也可能面临税收等限制,因此,估计有300万吨尿素无法投入生产。IFA预计,全球氮肥市场将持续疲软,但也不必过于悲观。

 

  不仅要做化肥大国,更要做化肥强国

  在为期4天的IFA年会中,会议内容十分丰富。记者穿梭在不同酒店的会场、大堂、会客室,听到了各方精英对市场的分析,看到了商业人士交谈时的紧张、严肃的表情。而在会场外,澳大利亚标志性建筑悉尼歌剧院的附近,西装革履的商业精英们扎堆讨论“fertilizer”成为了美好景致中的一大亮点。为了能够体验澳洲人的“慢生活”,不少国内外化肥贸易企业的代表选择坐在海边的餐馆或咖啡厅交流信息、商讨业务。轻松、浪漫的氛围中,不乏参会代表谈笑风生的言语,却也能感受到化肥市场压力下出口商的凝重。

  在这样的氛围中,记者听到重复率最高的名词除了化肥品种外,就是“China”和“India”。中国和印度,一个作为出口大国,一个作为进口大国,以各自独特的操作方式,搅和着整个国际化肥市场。

  印度是让全球化肥供应商“又爱又恨”的市场。一个大部分化肥需要进口的国家,却永远揪着供应商的心。印度的需求特殊,拥有世界第二多的人口,需要依靠农业养活庞大的人口群体,却没有足够的资源生产足够的化肥来支持农业发展。印度的市场特殊,政府通过补贴的方式加强对市场调控的能力,印度进口商的盈利受到进口价格和政府补贴的双重压力。印度的操作方式特殊,无论是否获得利益都要表现出在市场中受了委屈的样子,所有企业谈到任何时期的价格时都只用一个词组“toohigh”,一致的进口态度与中国无序的竞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总能将价格压得更低。去年突然放出库存够用的消息,大量减少磷肥和钾肥进口量,给全球化肥供应商来了一个措手不及。印度与中国的化肥商业战也在印度人暗处耍聪明和中国人自己内部厮杀中进行着。

  中国制造的商品几乎销往全世界,全球都离不开“中国制造”,对中国有着强烈的依赖性,但也是因为这样,世界许多国家在政治经济合作与竞争中又无时无刻不担心着“中国威胁论”。化肥行业也是如此!中国每年出口的化肥对印度等化肥生产严重供不应求的亚洲国家农业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然而,不断增长的产能迫使中国化肥出口企业从几年前依靠国际市场“赚美元”,到现在依靠国际市场消化库存。国际贸易的战场上,作为竞争者的国际供应商“敬畏”中国企业,害怕中国企业不计后果地一出手便砸价;作为需求方的国际进口商本应同样“敬畏”中国企业,因为中国如此大的化肥出口量本应有条件掌控市场。然而,事实却不尽然。今年中国出口化肥呈现出几个特点:

  首先,保本第一,盈利第二。经历了去年的亏损,今年出口企业任谁也不敢轻易砸价。在去年战场上留下的伤口尚未愈合,今年谁又敢再大动干戈?今年 5月中旬磷肥关税大门打开之前,中国出口企业挺住了价格,至少为自己在国际市场上后期的运作提供了希望和信心。而国际尿素在7月中国关税大门打开之前的3 个月,已经一泻千里,导致中国出口企业军心大乱,甚至在会议期间出现以成本价出口的卖空订单。只能希望等到真正的战争开始时,氮肥企业依然能够挺住。

  其次,中国企业出口的眼光更加“长远”。中国的出口已经触动全球,今年中国的货走到了以前没有去过的地方,包括土耳其等地,开始与黑海、埃及、北非等地区的货源竞争,更有一些企业将眼光投至欧洲。强烈的出口欲望导致一些中国企业抓住任何机遇不计风险地投入战争。这是否有了病急乱投医的嫌疑?

  再次,“中国因素”做空国际需求。贸易商告诉记者,从这次会议来看,今年全球市场的需求十分强劲,美国、拉美、印度、东南亚需求都很旺,但“中国因素”在供求市场上的影响太“强大”,中国什么货都有、什么价都有,导致进口商期待中国低价,频频不愿出手,市场上反而看不到需求,从而导致市场悲观。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在国际战场上几度受挫后,已经有不少企业开始反思,并且重视一致对外的重要性。尤其是大企业不仅承担着更大的盈利压力,而且承担着更大的贸易风险。因此,大企业首先能够心平气和地坐下来共同理性分析市场、商讨应对措施,这才是我国出口良性发展的开端。或许正如一位国际贸易商开玩笑所说,氮肥和磷肥市场运作的乐趣在于波动,不像钾肥贸易那样“boring”。但真正能够在看似风平浪静的战场中运筹帷幄、稳操胜券,才是占山为王。

近年来,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日显被动,关键在于过分依赖出口来消化国内产能,从而导致恶性循环。与其在国际市场上忍气吞声,倒不如真正精耕细作国内市场,毕竟我们的主战场在国内,是为我国“三农”服务的,出口仅是调剂市场余缺。面对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国企业应找准优势,一致对外,提高出口的话语权,为赢得市场增添筹码。作为世界化肥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我国应理性出口,以质取胜,真正赢得国际市场话语权,成为世界化肥生产和消费强国。

( 责任编辑:YanBO)
相关资讯
行情按地区分类
推荐信息
专题信息
热点资讯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2004-2009©版权所有: 农资网,保留一切权利!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和建议,欢迎您E-mail至:ampcn#126.com
客户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术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