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热门:春耕 化肥行情 尿素价格
首页 > 农药市场 > 正文

生物农药发展前景广阔 产业“春天”仍需再接再厉


农资网 2013年5月29日 10:53 来源:《中国农资》
关键词:农药
沸沸扬扬的山东“毒姜”事件,再一次刺激了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敏感神经,其实,这背后凸显了国内化学农药违规使用的困局。而事实上,尝试采用生物农药,或可成为突破“毒姜”围城的一条有效途径。近日,中国农资传媒刊发的《生物农药发展期待早日破解困局》一文于5月17日在《中国农资》见报后,引起了我国生物农药界相关人士的强烈反响。

  受访的业内专家、生物农药企业负责人就如何改变生物农药推广难、社会认知度低、生产企业亏损现状以及怎样积极寻求政府部门政策支持达成共识。大家一致认为,要进一步加大生物农药产业宣传推广力度,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贡献。现将大家表达的看法和观点集中刊发,以飨读者。

  专家观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

  生物农药“春天”为时不远

  种子、农药、化肥是确保粮食和农作物丰收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种子好比“发动机”,农药、化肥好比“两翼”,三者缺一不可。现在社会上对农药的认识缺乏科学性,这是一种非常不正常的现象。随着超级杂交稻“高秆高产”化的发展,对农药、化肥的依赖和要求会越来越高,完全可以说,粮食安全离不开种子,也离不开农药、化肥。以超级稻的稻瘟病、稻飞虱为例,如果防治不好,轻则减产,重则颗粒无收,农业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就会“付之东流”。

  任何新生事物被社会认可都需要一个过程,但凡是能够造福人类的产品,都是具有生命力的,最终会被社会接受。生物农药作为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必需品”,相信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迟早会迎来生物农药的“春天”。杂交水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从“不被接受”到“半信半疑”,再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其实农民是“没有学问的经济家”,最会“精打细算”,只要产品效果好,能够带来经济实惠,农民一定欢迎并且乐于使用。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副所长顾宝根:

  生物农药是解决食品安全的有效手段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系统工程,而开发和使用安全药剂是源头治理的最好方法。使用生物农药是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重要手段。

  生物农药的发展和市场需求将会不断提高,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食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需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农药行业结构调整、品种优化的需要新的绿色植保,尤其是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的需要;生物农药出口市场的需要。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所副所长邱德文:

  生物农药产业发展前景光明

  从农业需求、食品安全等方面考虑,国家一直在支持生物农药的发展,但是目前生物农药的现状颇有点“叫好不叫座”的意思。一是生物农药毕竟是新兴事物,从使用到技术等方面,农民要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二是生物农药品类繁多,其推广和应用需要相当长的过程才能逐渐被农民所认知,目前已经有部分见效较快的生物农药推广较好;三是现在生物农药新产品和新品种的技术开发投入较大,成本较高,所以售价较高。随着生物农药技术、推广等方面的交叉发展,生物农药行业会越来越标准,越来越专业,我相信生物农药的前景是十分光明的。

  重庆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王中康:

  生物农药应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

  关于农药的登记政策也有很多方面不适应生物农药的发展,在登记管理上应该体现生物农药的特殊性。如果生物农药登记过程所用时间与化学农药登记所用时间无异,这根本就不利于生物农药的发展。促进生物农药大发展,国家对其各个环节应该给以特别的支持。一是地方政府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二是企业在研发、生产和营销方面要更注重优质、高效、推广等问题;三是针对产品的推广和宣传要将重点转移到长期效益上来,提升农民对于粮食安全的生态环保意识。尤其要加强对于农业种植大户提供产前、产中的整体解决技术、服务方案,积极引导和实现生物农药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

  全国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杨自文:

  政府需给予更多的支持和优惠政策

  目前我国生物农药的市场份额不高,企业的生存环境也并不宽松,原因一是国家对生物农药不够重视,也缺少相应的政策扶持;二是生物农药生产企业自身存在不足,产品的应用技术层面、销售渠道扩展和集约化生产这三个方面都堪称短板,产品高效专一但是消费群体却更希望能对更多种类的病虫害起作用、企业缺少资金支持,更多依赖于科研院所的技术成果,技术创新不足、公司规模较小,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同时产品价格过高,目标消费群体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无法承担这种高额消费。

  反观国际市场,欧美的生物农药市场主要由大型生产企业主导,跨国企业也介入其中,收购、整合生物农药企业,并提供雄厚的资金支持、技术指导。企业将生物农药的研发融入有机食品整个生产、销售环节,在大田作物上广泛应用,和化学农药结合使用,减低作物农药残留的同时也能提高产量。而国内的有机食品在生产中无法解决空气、水等污染,很难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有机食品。

  黑龙江垦区堪称是国家级生态区,应该是目前国内生物农药最好的应用地区之一,这得益于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生物农药如想取得更加快速的发展,同样需要政府的重视,政府应在创新源头和市场需求方面给予生物农药更多的支持和优惠政策。

  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防治处高级农艺师郭荣:

  “公共、绿色植保”为生物农药提供发展新契机

  潍坊“毒姜”事件、海南“毒豇豆”事件和青岛“毒韭菜”事件,这些应该是转变病虫害防治观念和行为、大力宣传和推广应用生物农药以及非化学防治措施的良好契机

  近年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 “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的提出和实践,为生物防治和生物农药的发展提供了平台和手段。过去靠一家一户小规模农户难以推广的新技术,现在通过政府的推动,公共植保以及专业化防治得到迅速推广。而绿色植保技术中,生物防治及生物农药无疑是最易于推广、靶标病虫范围广的技术措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教授张兴:

  生物农药应坚持多元化方向发展

  这几年生物农药的发展已经很快了,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生活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我国生物农药的发展也会越来越好。目前我国生物农药的生产者、消费者、检测者、管理者联系得不是很紧密,之间的制约也不流畅,这是制约生物农药发展的一大因素。现在化学农药也在朝着安全有效的方向发展,所以将来生物农药要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才有更广阔的空间。

  除去荷兰等个别国家,国外生物农药的整体技术并不是非常成熟和先进,但是,他们的综合治理比较好,他们采取很多措施,个个环节配合很紧密,即使是某些产品的效果不是很优秀或者某个环节存在缺陷,但是他们能坚持做下去、措施能贯彻下去。但是中国还处于农民使用了生物农药还要等待看效果的阶段,要等到思想认识和对新科技手段的接受度更高点,生物农药的整体推广才会更顺利,这个过程甚至需要几十年、几代人才能完成。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杜昱光:

  应当科学、客观评价生物农药效用

  生物农药中有一些新的产品具备市场竞争力,但是技术和产品的推广需要一定的过程。在传统的生物农药推广过程中,往往农户会将其和化学农药相比较,在同样具体的虫害防治和治理中,生物农药不一定能显示自己的优势和作用。

  不过生物农药具有化学农药无法比拟的优势,例如化学农药杀虫之外,还会影响植物的品质,而生物农药除了对虫害的防治之外,还能增加植物对逆境的适应性。化学农药的剂量越来越大,植物体内的农药残留就越来越多,而新兴的生物制剂,可以促进植物本身分解残留,这就是化学农药无法做到的。还有一些生物农药是植物生长调理剂,我们曾经将一种人吃的保健品做成生物农药,它体现出来的安全性也是化学农药远远达不到的。

  化学农药是点对点的防治,更类似于西药,而生物农药更类似于中药,是系统的调节。生物农药的功能繁多,可是农户往往将它和化学农药作对比时,只看重杀虫和杀菌的效果。

  此外,化学农药很容易产生抗药性,因为它是单一的化学物质,长时间、大剂量的使用和刺激,一定能促进它想杀灭的微生物进化,产生抗药性。而生物农药则不然,有些生物农药甚至是间接作用于病虫,它们的作用是像疫苗一样接种在植物体内,产生防疫功能,一种病虫对单一化合物很容易适应,但是对于这种预防,微生物很难产生抗药性。

(作者:汪 洋 高 远     责任编辑:YanBO)
相关资讯
行情按地区分类
推荐信息
专题信息
热点资讯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2004-2009©版权所有: 农资网,保留一切权利!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和建议,欢迎您E-mail至:ampcn#126.com
客户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术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