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化肥
1、化肥行业发展特点
(1)目前行业集中度较低,但随着行业规模稳步扩张,集中度逐渐提高
我国化肥行业企业众多,分布广泛,且地方壁垒严重,由此造成了行业集中度低,产品劣质化严重,低水平市场竞争激烈。以氮肥为例,全国约700家企业生产尿素,但年产量在300kt以上的不足40家,不能形成规模优势。
2011年,我国化肥行业资产与负债规模均不断扩大,而企业数量和企业人数减少。截止到2011年12月底,我国规模以上化肥生产企业共有2048家,从业人员684718人;资产总计6993.83亿元,同比增长17.32%;负债总计4281.70亿元,同比增长14.48%;销售收入7290.92亿元,同比增长38.22%;利润总额444.02亿元,同比增长73.99%。
2007-2011年化肥行业主要指标统计单位:人、亿元、%
数据来源:世经未来
2007-2011年化肥行业资产、负债、销售收入和利润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行业进入和退出壁垒较大,存在较高的资金和政策壁垒
化肥行业技术和资金壁垒较高,属于资源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行业,行业有着典型的规模经济效应。企业发展具有规模经济,大型化肥企业具有较好的市场竞争力。规模效益和工艺技术上的先进是化肥企业能否持续经营的必要条件,规模经营和高新技术的采用使得进入该行业的初始投资巨大;同时政府对某些项目的限制,对新建项目的审批也会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同时,化肥行业内企业退出化肥这个行业,资源可以转卖给其他企业或政府,但是已经投入生产的设备等转换成其他行业生产设备的成本较高,成为化肥生产企业退出该行业的重要退出壁垒,并且化肥行业生产设备所占用的资金占行业所需资金的较大比重,对行业发展影响较大。这将导致,化肥行业内企业在化肥生产与销售形势不好的情况下,依然在化肥行业内坚持,让原本竞争激烈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3)行业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和区域性
化肥生产和销售受农业生产规律的影响,存在较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一般而言,每年的3-10月份为化肥生产和销售的旺季,但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南方和北方地区农业生产季节性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不同区域化肥企业生产季节性也有所不同;同时,我国化肥行业因资源分布特征的原因,存在较强的区域性,山东、湖北两省是我国重要的化肥生产省份,2010年度化肥产量占我国化肥产量近30%,四川、河南、贵州、云南、湖南等省份化肥产量也较大。
(4)氮肥行业产能过剩形势较为严峻
据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统计,截至2011年底,我国氮肥企业共有472家,截至2012年底,我国合成氨产能大于30万吨的企业达到82家,合计产能达到3708万吨,占合成氨总产能的55.10%;尿素产能大于50万吨的企业达到57家,合计产能达到4170.00万吨,占尿素总产能的58.40%;以非无烟煤为原料的合成氨产能达到1083.00万吨,占合成氨总产能的16.00%,比2010年底增加了6.30个百分点;截至2012年底,我国合成氨、尿素产能分别为6730.00万吨和7130.00万吨,2011-2012两年新增尿素产能954.00万吨(其中2012年新增产能644.00万吨),退出产能357.00万吨,2012年预计合成氨、尿素产能分别为5750.00万吨和5800.00万吨,国内年俗消费量约为5200.00万吨(其中农业消费4100.00万吨、工业消费1100.00万吨),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氮肥生产国和消费国。目前尿素产能过剩约1800.00万吨左右,更大的问题是新增产能还在不断增加,建设的规模也越来越大,重复建设的矛盾有增无减,据最新统计,2013年国内还将有13条新建合成氨和尿素项目计划投产,合计新增合成氨产能436.00万吨、尿素产能686.00万吨,虽然近年来也淘汰了一些落后产能,但氮肥产能过剩的矛盾不仅没有降低,反而压力越来越大。
(5)兼并重组和行业整合趋势明显
2012年2月,工信部发布了《化肥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将行业内企业兼并重组定为“十二五”的重点任务,提出到2015年时要逐步形成以大型化肥企业为主导的生产经营格局,鼓励大型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及建设化肥基地。当前,化肥行业已经逐渐步入整合期。化肥行业已逐步形成以大型化肥企业为主导的生产经营格局,基础肥料也正向资源产地和优势企业集中。实际上,这也是当前各类涉农行业的一个共性。大型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扩大产能与市场份额,资源型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进入产业链下游发展。
2011年化肥行业主要兼并重组情况
数据来源:世经未来
(6)化肥产量整体下降,工业产值增长幅度较大,产业提升空间较大
我国化肥产量整体呈下降态势,其中氮肥、磷肥下降较为明显,钾肥同比实现增长。与2010年相比,2011年氮肥增速增长最快,磷肥增速小幅增加,钾肥增速小幅下降。2011年,我国化肥行业实现产量(折纯)6027.2万吨,同比增长12.1%,增幅较2010年增加9.60个百分点,其中,氮肥(折含N100%)产量为4179.00万吨,同比增加8.60%,其中,尿素2657.00万吨,同比增长5.72%;磷肥(折含P2O5100%)产量为1462.40万吨,同比增长24.30%;钾肥(折含K2O100%)产量为385.60万吨,同比增长10.8%。2011年,我国化肥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274.21亿元,同比增长39.16%,增幅较2010年同期上涨13.87个百分点。2011年化肥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引起化肥价格整体上涨,这使化肥行业工业总产值大幅增加。
2006年-2011年化肥行业主要产品产量情况单位:万吨,%
数据来源:世经未来
化肥作为重要的农资生产资料,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发展和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被列为国家重点鼓励和发展的产业。同时,受国家政策粮食压力增大和粮食价格快速上升,将不断刺激化肥供给和需求上升。
2、化肥行业产业链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化肥作为重要的支农物资,与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紧密相关,保持化肥行业平稳发展意义。化肥行业生产的下游主要是农户发展农业经济对化肥的需求,同时会有小部分工业需求,而上游行业主要是煤炭、电、各种生产用原材料等,具体包括磷矿、硫磺等原材料。各种用于生产化肥的矿类原材料成本占化肥产成品最终成本的70%以上,这些原料的供应量和价格都会严重影响化肥行业的发展。农业经济发展的强劲与疲软,直接影响着市场对化肥的需求,进而影响生产企业开工生产的积极性,影响市场的供给。
化肥行业产业链简介
数据来源:世经未来
3、化肥行业价格情况
2011年国内化肥产品(氮磷钾)价格同比均出现上涨。其中尿素年均价2070.60元/吨,较去年均价水平同比上涨18.57%;磷酸二铵年均价3272.00元/吨,较去年均价水平同比上涨13.54%;氯化钾年均价3165.81元/吨,较去年均价水平同比上涨24.68%。整体来讲,2011年我国肥料市场价格运行稳中有升。
2007年-2011年国内化肥行业年均价单位:元,%
数据来源:世经未来
2013年随着春耕作业的逐渐展开,春耕用肥的增加,各种氮磷钾肥、硫酸铵、复合肥将会有一定的上涨压力。
4、尿素行业概况
尿素广泛应用于中国的农业及工业。据商务部最新数据统计,2012年我国新增尿素产能至少500万吨,有效总产能达6800.00万吨,而国内需求仅5000.00万吨,产能过剩1800.00万吨。2012年前三季度,全国化肥的产量达5731.85万吨,同比增长13.68%。其中,氮肥的产量达3748.10万吨,占全国化肥总产量的65.39%;磷肥的产量达1583.67万吨,占全国化肥总产量的27.63%;钾肥的产量达400.0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6.98%。监测数据显示:2012年前三季度,全国氮肥(折含N100%)的产量达3748.10万吨,同比增长12.30%。其中尿素的产量达2291.00万吨,同比增长13.70%,占全国氮肥总产量的61.13%。全国磷肥(折五氧化二磷100%)的产量达1583.67万吨,同比增长19.06%。2012年前三季度,全国钾肥(折氧化钾100%)的产量达400.00万吨,同比增长6.83%。
近几年国内尿素供需形势分析及预测单位:万吨,%
5、复合肥料行业概况
复合肥料包括氮、磷及钾三种主要材料中的至少两种。复合肥料较单一元素肥料蕴含养分更高,提供的营养成份均衡。此外,不同的土壤及农作物所需的复合肥料成份不同。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2008年、2009年和2010年我国复合肥施用量达到1608.60万吨、1698.70万吨、1798.50万吨(折纯),1990年到201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8.23%。以未来几年复合肥的年均增长率8%计算,至2015年我国复合肥施用量将达到2642.59万吨(折纯)。
1990年至2010年我国复合肥施用量及同比增速单位:万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6、甲醇行业概况
甲醇是有机化工业的重要材料,用作生产甲醛、甲基叔丁基醚、醋酸及其他工业用化学物质的原材料。甲醇是煤基尿素生产企业在氨合成过程中的重要副产品。制造企业可以通过调整反应条件及改变合成反应器及催化剂,灵活变换氨及甲醇的生产。该过程一般会改善氨合成的效率,因此能降低肥料的生产成本。根据中国化工信息中心报告,2012年中国的甲醇产能达到约4705.00万吨,较2011年增加约17.63%。
2006至2012年中国的甲醇产量、进出口及表观消费量情况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在国内,煤炭是生产甲醇的主要原材料,天然气及焦炉气居后。2010年,所有214家国内甲醇生产企业中,煤炭、天然气、焦炉气及其他材料的产能分别约占中国总甲醇产能的61.00%、27.00%、10.00%及2.00%。约70.00%的国内甲醇产能由煤炭资源丰富或天然气资源丰富山东、河南、河北、四川、内蒙古及山西等地。甲醇的过往价格由于甲醇可产自原油、天然气或煤炭,其价格极易受到原油、天然气及煤炭成本,以及国际贸易情况的影响。同时,整体经济状况对甲醇的需求也有重要的影响。近几年来,甲醇的市场需求及价格波动比较大,2008年初甲醇价格每吨2620.00元,2009年初每吨1600.00元,2010年初每吨2430.00元,2011年初每吨2650.00元。未来仍将受国际方面影响,但是受国际原油上涨影响,国际进口甲醇价格对国内形成向上带动,国际进口量将呈下降趋势。
7、化肥行业产业政策
化肥对农业生产、农民增收,以及经济发展的作用仍然不可替代。我国既是农业大国,也是化肥生产和消费大国,国家不断出台支持化肥行业发展的产业政策指示,下表列出了2009年以来国家出台的化肥行业相关政策。
2009年以来化肥行业相关产业政策
8、化肥行业前景
化肥是现代农业的物质基础。在全球土地资源有限,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而人口不断增加的大背景下,化肥在农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被称为粮食的“粮食”,关系到人民的温饱、生存问题。2012年初出台的化肥工业“十二五”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化肥工业要在提高产品集中度、产品结构优化、技术进步、加快兼并重组等方面取得成效。行业将向规模化、低成本、高效能、环保型、差异化方向发展,基本形成垄断竞争的产业格局。
(1)以成本为导向的竞争模式成为主流
化肥企业必须坚持成本领先战略,实施一体化发展模式,不断延伸产业链,才能逐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生存能力,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主要原因:一是竞争环境压力。化肥产品特别是基础化肥具有同质性,原料成本在销售收入中占有很高的比例,例如煤、天然气占尿素生产成本中70%以上。在行业整体盈利水平下降的情况下,只有通过降低成本来获得市场竞争优势。
二是未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影响。土地流转促进规模化经营,会明显增加化肥、农药的规模化采购,化肥使用者的化肥购买议价能力将明显提高,如同规模采购可以获得更低折扣一样,必然要求化肥出厂价格更便宜。化肥生产企业要维持原有的利润率和市场占有率,必须降低生产成本,如采用低价原料、实现多项产品联产、加强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等,以此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利润来源。
三是政策变化后成本上升。从长远来看,化肥产业优惠政策逐步取消,天然气、煤炭继续提价是大趋势,煤炭、磷矿石、钾等原料也会因为资源税由从量征收改为从价征收而提价,原料成本上升是必然趋势。企业要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胜出,就必须从工艺改进、内部管理等方面节约成本,适应未来低成本竞争的潮流。
(2)优化产品结构成为必然选择
从当前及未来市场看,以下肥料市场需求增长较快,也是国家鼓励发展的产品,主要包括:高效化肥、复合颗粒肥、液体化肥、添加农药的肥料、专用化肥(小麦、水稻、玉米、果树专用肥等)、节水的全水溶性肥等。从尿素看,包括多肽尿素、智能尿素、涂层尿素、含硫尿素等新型产品。新型肥料品种上,焦点集中在水溶肥和缓控释肥两种新型节肥。相比较而言,二者一种是速效肥料,一种是缓控释肥料,并不具有完全的替代关系,未来发展前景较好。越来越多的化肥生产企业向产品差异化方面发展,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提高市场竞争力。主要原因:
一是国家大力推进低碳减排的施肥模式,发展现代生态农业,要求化肥产品向复合化、专业化、精细化转变。因此,控制基础肥料总量,在新型化肥产品上加大开发力度,将是根本出路和未来方向。随着农民科学用肥、平衡施肥意识的增强,国内新型肥料开发正在加快进行,新型肥料将进入一个加速发展的新时期。
二是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功能增强。化肥工业“十二五”规划确定调整优化品种结构,重点发展高效复合肥、缓控释肥等高端产品,提高钾肥供应能力和高浓度化肥的比例。国家将缓控释肥等环境友好型肥料列入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品,并在财税政策上给予了大力支持。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的生物产业中,对生物肥料给予支持。
三是土地集约化经营加快推进,将促进化肥产品结构优化,与需求更紧密对接。规模化种植模式,有利于测土配方施肥,提供农化服务。同时,具有更大化肥消费能力的规模经营者或合作社,对化肥产品的鉴别能力将明显提高,会在市场上选择技术含量更高、价值更大、效果更好的化肥产品。这也要求化肥生产企业必须加强工艺和技术创新,优化产品结构和适应市场需求。
(3)企业发展模式向生产经营型转变
化肥生产企业与流通企业加速融合、双向进入,从单一生产、流通型向生产经营型、服务型转变。未来的产业格局将是:生产商――有品牌的综合服务商――土地经营者,即:上游是化肥、农药生产商,中间是生产商自建或现有农资流通企业改造后的综合服务商,下游是直接的农业生产商。分散的纯粹意义上的零售商将逐步减少。主要影响因素是:
一是适应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需要。化肥行业未来的竞争领域正由单一的化肥生产向产业链上下游环节延伸,形成工商联合的供应链竞争,单一品种生产模式越来越难以生存。成本是生存发展的关键,而生产领域降低成本的空间相对有限,而向上下游延伸并形成产业链则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增多盈利点,提升竞争力。
二是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我国工业发展正在进入向服务型经济转型提升的阶段。目前国家政策支持化肥行业集中和整合,未来这一进程将不断加快;伴随生产资源结构的调整,流通领域的变革将加快。生产与流通企业通过重组洗牌,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工商合作加强,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将逐步压缩,单一、分散的零售商将逐步减少甚至被淘汰。
三是适应土地集约化经营的需要。我国土地集约化进程的推进带来农业经营规模扩大,必然使土地经营者提高对降低农资成本与技术、物流、信息等多样化的要求;同时,化肥生产企业能与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社直接见面,实现供需直通,购销渠道通畅,减少中间流通环节和流转成本。这相应带来化肥营销模式的变革,促进化肥生产者向流通领域延伸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