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热门:春耕 化肥行情 尿素价格
首页 > 植保资讯 > 正文

四川省2013年大春作物主要病虫发生趋势


农资网 2013年5月27日 14:28 来源:

根据全省农作物品种布局、病虫基数以及未来气侯趋势,结合病虫历年发生情况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2013年全省水稻病虫偏重发生(4级),虫害重于病害,发生面积6500万亩次;玉米病虫中等发生(3级),发生面积1900万亩次。大春作物病虫以水稻螟虫、稻飞虱、玉米螟、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马铃薯晚疫病、西藏飞蝗等为主。

一、发生趋势

1、水稻病虫

水稻螟虫预计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4(5)级),发生面积3300万亩次。其中二化螟发生3000万亩次,三化螟发生300万亩次,三化螟重发区域为攀西及川西、川中北部分地区,近几年三化螟在我省的发生呈上升趋势。稻飞虱预计偏重发生,川南局部大发生(4(5)级),发生面积600万亩次。稻纵卷叶螟预计中等发生,川东、川南局部偏重 (3(4)级),发生面积200万亩次。

稻瘟病预计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3(4)级),发生面积300万亩次,重发区域为川东北、盆地局部深丘山区。稻曲病预计偏重发生(4级),发生面积400万亩。水稻纹枯病预计偏重发生(4级),发生面积900万亩。

2、玉米病虫。

玉米螟虫预计偏重发生(4级),发生面积600万亩次。玉米纹枯病预计中等发生(3级),发生面积400万亩。玉米大小斑病预计中等发生(3级),发生面积200万亩。

3、西藏飞蝗。

预计中等发生(3级),发生面积120万亩,在金沙江、雅砻江局部河谷可能出现高密度点片。

4、马铃薯晚疫病。

预计中等发生,攀西及盆周山区偏重发生(3(4)级),全年发生面积200万亩。    

二、预测依据

1、病虫害基数

一是螟虫冬后基数均高于上年及常年同期。根据全省监测站点冬后调查,二化螟亩活虫数2461.4头,比常年增加71%,比上年增加56.2%;三化螟亩活虫数740.7头,分别比常年、上年增加63.7%、190%。其中,新都今年水稻二化螟冬后亩活虫3631.5头,为近十年最高。合江二化螟冬后亩活虫加权平均5400头,是上年同期的3.87倍,历年同期的1.61倍。

二是螟虫见蛾早、蛾峰提前、蛾量大。根据各地监测今年我省初见螟虫成虫的时间比上年提前13-21天,灯下诱蛾量是上年同期的50%以上。今年灯下初见二化螟成虫川南地区自贡比上年提前19天,合江比上年提前15天,翠屏比上年提前19天;川中地区威远比上年提前20天;川西地区新都螟蛾高峰比常年提前15-20天,夹江比上年提前21天;川东地区达县玉米螟比上年见虫提前15天,4月上旬出现蛾峰,比上年提前16天。截至4月中旬,富顺测报灯共诱水稻二化螟蛾15头,比上年同期增加50%;达县粘胶诱捕器累诱玉米螟蛾24头,上年同期尚未见蛾。

三是稻飞虱在广西、我省川南地区见虫早、迁入峰早,但在云南始见期、迁入峰较上年偏迟,广西灯下虫量较上年、常年偏少。广西今年灯下始见稻飞虱时间比常年提前10-15天,迁入峰出现较早。灯下虫量较上年、常年偏少,统计北流等69个县(市、区)3月1日到4月20日灯下共诱虫23536头,分别比上年、常年减少88%、73%。云南今年3月初灯下始见稻飞虱,始见期普遍比上年推迟4-20天,3月底至4月初、4月中旬出现两次境外集中迁入峰,迁入峰时间较上年推迟。

我省川南地区古蔺县永乐灯测点4月1日诱集白背飞虱7头、褐飞虱1头,比2007年提前16天、2009年提前39天、2012年提前23天;4月6日,兴文县灯下见虫3头,比上年提前14天;4月18日,合江县灯下见虫2头,比2007年提前23天、2009年提前20天、2012年提前8天,属该地历史最早见虫年份。4月19日晚古蔺出现我省今年第一个灯下迁入高峰,白背飞虱284头、褐飞虱8头,首次迁入峰出现时间比上年提前8天。

四是水稻种子、稻草带菌率偏低,但稻瘟病菌致病力较强。根据我省监测站点调查结果,2013年水稻种子稻瘟病带菌率平均为5.25%、稻草带菌率平均为6.92%,分别比历年低44.2%、42.3%。2012年我省农科院植保所对196个水稻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监测结果表明,稻瘟病菌生理小种仍以ZB群为优势种群。对61个水稻主栽品种抗谱测定的结果分析,毒力频率范围为21.43-94.92%,较2011年(6.67-56.67%)毒力频率范围有所扩大,毒力频率上限有较大幅度上升,各品种毒力频率平均值为67.19%,与2011年33.84%相比上升幅度较大,说明所测稻瘟病菌致病力有所增强。

五是马铃薯晚疫病当前在盆地田间发病轻于上年及常年,攀西地区当前未发生。但各地菌源充足,进入雨季对晚疫病的流行有利。根据我省盆地监测站点调查,当前田间平均病株率为6.43%、亩发病中心3个、平均病指1.27,分别比常年同期降低43.1%、21.1%、61.8%,比上年降低44.3%、6.3%、58%。攀西地区因雨季未到当前田间未发病,与常年一致,但马铃薯的连年大面积种植,田间积累了丰富的菌源,雨季的到来对晚疫病的流行十分有利。

六是西藏飞蝗冬后卵块密度高于上年。全省冬后基数调查,蝗卵密度为20.15粒/平方米,显著高于上年。其中甘孜县卡功乡、理塘无量河、炉霍斯木乡、石渠正科乡4月上旬蝗卵密度分别为15粒/平方米、13.6粒/平方米、10粒/平方米、42粒/平方米,比上年分别高14.5粒/平方米、2.6粒/平方米、持平、21粒/平方米。

2、作物品种抗性及栽培措施影响。

一是作物品种抗性整体水平不高。2012年省农科院植保所在蒲江、资中、雅安、纳溪、营山5个抗稻瘟病鉴定病圃对123个水稻生产品种抗瘟性跟踪监测结果显示,123个品种全部发病,其中稻叶瘟8-9级品种占66.67%、穗瘟9级品种占60.66%,大面积生产上以感病品种为主,但品种的多样性布局对稻瘟病有一定控制作用。玉米品种对纹枯病等病害抗性水平不高。马铃薯生产品种基本为感病品种或自留老化种,且主产区大面积连片种植利于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流行。

二是栽培措施的变化对病虫发生的作用。免耕、稻草还田、旱育秧、抛秧等耕作栽培措施的变化对水稻病虫的发生有明显影响。免耕对病虫越冬有利,秸秆覆盖面积增加较快,残留稻桩和地垫形成阴湿环境利于螟虫越冬,造成螟虫发育进度不整齐、为害期拉长,防治难度大。旱育秧、抛秧分蘖力强、长势旺,利于螟虫、纹枯病、稻瘟病等多种病虫的发生;旱地改制,抓早、增密、增肥,玉米春、夏、秋混栽,桥梁田增加,利于玉米螟、纹枯病等发生为害。与此同时,栽培措施的改变对病虫发生也有起到积极作用的一面,常年推广的水稻带药移栽、杂糯间栽技术对于控制稻瘟病的发生起到了良好作用。

3、气象因素对病虫害发生影响较大。

前期冬春气温持续偏高、冬干连春旱,造成螟虫越冬基数偏高、见蛾早,当前苗叶瘟、马铃薯晚疫病偏轻发生。据气象预测,初夏(5~6月)川西高原大部、盆地东北部降水量较常年均值偏多,攀西地区雨季较常年提前,利于川西高原西藏飞蝗的种群发展,马铃薯晚疫病流行风险较高,对东北部稻叶瘟的发生发展有利。盆地内有一般性夏旱,盆地中部夏旱偏重,对水稻螟虫、玉米螟虫的发生有利。盛夏(7~8月)盆地西北部气候条件利于穗颈瘟、稻曲病的发生以及稻飞虱迁入盆地。省内其余地区气候条件利于螟虫的发生为害。

四川省农业厅植保站

 

( 责任编辑:YanBO)
相关资讯
行情按地区分类
推荐信息
专题信息
热点资讯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2004-2009©版权所有: 农资网,保留一切权利!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和建议,欢迎您E-mail至:ampcn#126.com
客户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术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