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当前病虫发生情况、品种抗性水平、未来天气趋势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 2012 年全省水稻穗期病虫偏重至大发生( 4-5 级)。水稻病虫害全年发生面积 6800 万亩次,以稻飞虱、水稻螟虫、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稻曲病等为主。
一、发生趋势。
1 、稻飞虱预计大发生 (5 级 ) ,局部特大发生,全年发生面积 900 万亩次。
2 、水稻二代螟虫预计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 4 ( 5 ) 级),水稻螟虫全年发生 3500 万亩次,重发区域为川西、川南、川东。三化螟在川西北、川中局部发生呈上升趋势。
3 、稻纵卷叶螟预计偏重发生 (4 级 ) ,全年发生面积 150 万亩次,重发区域为川南、川东北再生稻区及迟熟中稻区。
4 、稻瘟病预计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 4 ( 5 ) 级),发生面积 500 万亩,穗颈瘟应防面积 1200 万亩。重发区域为盆东北、盆西南及深丘山区、盆西局部及水稻制种区。
5 、水稻纹枯病预计偏重发生( 4 级),全年发生面积 1000 万亩。
6 、稻曲病预计偏重发生 (4 级 ) ,全年发生面积 450 万亩,重发区域为川西、川北、川中。
二、预测依据
1 、病虫害基数高。
稻飞虱虫源地虫量大。 川南、川东初夏稻飞虱迁入早、迁入峰次多、灯下和田间虫量大、达标面积大。 5 至 6 月,我省川南、川东出现 8 个左右迁入峰,虫量大。兴文 4 月开灯以来,单灯累计诱虫 25.52 万头,是大发生 2009 年同期的 3 倍以上。川南、川东 6 月底调查,平均百丛虫量在 4352-107360 头,比大发生的 2007 年同期高 4-22.1 倍。当前 全省已 累计发生 634.34 万亩,是大发生 2007 年同期的 3.7 倍。 一代螟虫残虫量高。 入夏以来持续阴雨日影响一代螟虫防治效果,全省平均亩残虫量 491.4 头,处于较高水平。 川西、川北局部三化螟发生有上升趋势,三台 4-6 月灯下诱三化螟共 47 头,比去年同期增加 17.4% 。 稻纵卷叶螟迁入虫量大。 稻纵卷叶螟 迁入代高峰期虫量平均为 35.2 头,是去年的 3.38 倍。据测报站点近日调查,平均百丛虫量 8.78 头,是去年同期的 2.1 倍;平均卷叶率 3.1% ,去年同期的 4 倍。 目前 全省稻纵卷叶螟累计发生面积 55.92 万亩,是去年同期面积的 5.29 倍。
叶瘟发病早、病点多、发病品种多、蔓延快、病情重。 全省叶瘟发病时间普遍比去年提前 6-30 天,比常年提前 11-18 天。 6 月底普查,盆地内约 30%-50% 的乡镇发生,全省发病县(区)数达 110 个,其中 38 个县(区)出现化苗。盆地东北部的南充、广安发病面积比高达 16.87% 、 11.16% 。 5 月下旬以来叶瘟呈扩散蔓延的态势, 6 月下旬以来每周以近 40 万亩的面积增加,目前全省累计发生 128.44 万亩,是去年同期的 2.8 倍。
2 、品种抗性水平不高。
大面积主栽品种对稻瘟病、稻曲病的总体抗性水平不高。据 6 月底全省普查,稻瘟病发病品种多达 232 个,主要为岗优系列、Ⅱ优系列、香优系列、糯稻、制种杂交稻,其中岗优 188 、岗优 725 、泰优 99 、宜香 725 、糯稻等品种在多点出现化苗。据省农科院植保所监测,我省 70% 左右的主要生产品种对稻曲病表现感病,加之今年水稻移栽时间偏晚,后期易贪青晚熟,加重稻曲病为害。
3 、气象因素有利。
根据省农业气象中心预测, 7 月的总降水量,除盆地西南部和南部地区较常年偏少 2-3 成外,省内其余地区较常年偏多 2-3 成;平均气候,盆地东北部和中部地区较常年偏低 0.5-1.0 ℃,大部地区较常年偏高 0.5-1.5 ℃左右。 8 月的总降水量,盆地西北部、川西高原及攀西地区较常年均值偏多 1-2 成,其余地区较常年均值偏少 1-2 成, 8 月平均气温,省内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均值偏高 0.5-1.0 ℃。预计 7 月有 5 次左右的明显降雨天气过程。省内大部农区在盛夏期间将形成长时间持续“高温高湿”环境的可能性大。
上述气候条件变化趋势对我省盆地南部、西南部二代螟虫卵块的孵化、稻飞虱的繁殖有利,对盆地西南部、西北部、中部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的发生及稻飞虱的迁入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