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二代粘虫在全省发生范围较广,局部虫口密度较高,残虫数量较大,同时近期部分植保站已监测到一定数量的二代成虫,结合目前作物长势及未来天气情况综合分析,预计三代粘虫在我省局部呈暴发危害态势,预计危害高峰期在8月上旬至8月中旬。
预报依据:
1、二代幼虫发生面较广,残虫量高
6月中下旬二代粘虫幼虫在全省发生范围较广,东、西部共有20余个县(市、区)不同程度地发生,有虫面积达到517.3万亩。由于大部分发生地块未达到防治指标,且粘虫多年未在我省发生危害,农民防治意识淡薄,使得田间残虫数量较大,玉米田平均百株残虫量为5-6头,密集作物平方米2-3头。
2、二代成虫诱测量较多,发育较好
7月中旬重点植保站设置杨枝把和黑光灯诱测,7月16日始见成虫,略晚于历年。双城市7月21日出现诱蛾高峰,10把杨枝把诱蛾32头;黑光灯诱蛾146头,雌雄比近1:1。雌蛾抱卵大部分达到3级,诱蛾和抱卵量是近十几年来最多的年份。另外,肇源、富裕、集贤、桦南、穆棱、宁安等地目前也诱到几头至十几头不等蛾量。
3、农作物长势与气象条件非常有利
据气象预报,7下旬至8上旬我省降雨天气较多,降水形成的下沉气流较频繁,使当地虫源羽化出的成虫不能及时外迁,且下沉气旋也容易使起飞粘虫成虫在迁出过程中于当地迫降产卵危害;同时7、8月份雨水条件好对农作物生长有利,玉米、水稻等喜食禾本作物长势普遍较好。因此气象条件与作物长势均利于三代粘虫发生危害,极易形成局部地块集中暴发危害局面。
鉴于目前玉米等作物植株较高,且农事活动较少,三代粘虫又有集中、隐蔽、暴发危害的特点,请各地植保部门务必立即行动起来,迅速开启测报灯或设置杨树枝把诱集成虫开展监测,在准确诱测当地成虫数量及剖查抱卵情况的基础上,及时预测三代粘虫幼虫发生时期与发生程度,提前发布预报信息,组织发动广大农户深入田间观测,做到早发现,早防治,避免造成如1987年,局部玉米吃成光杆,造成严重危害情况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