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在通往临沭县城的公路上,不时有一辆辆满载复合肥的大卡车隆隆驶过,公路两旁时而闪现一两家复合肥企业造型别致的大门……这就是临沭这座以复合肥享誉国内的县级城市带给经济导报记者的第一印象。
“临沭的复合肥产业不仅为我国粮食丰收立下汗马功劳,对于富裕临沭一方百姓也功不可没。”临沭县委书记任庆虎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不无自豪地说,“临沭百姓借助这个产业通道走向了市场,通过这个窗口走近了世界。”
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
高文班,山东史丹利集团董事长,导报记者面前的他带着一身儒雅谦和之气。正是他,20年前点燃了如今在临沭已成燎原之势的复合肥产业雏形期的星星之火。
“当初,我们在几间破烂不堪的瓦房里,靠着几双长着老茧的手和几把崭新的铁锨起家,从普通的掺和肥做起,”高文班感慨地说,“而现在,史丹利已经成为一家集高塔复合肥及其他新型复合肥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复合肥企业,是全国最大的高塔复合肥生产基地。”
“在山东农业界,有3个不得不说的人物。第一个是把塑料大棚技术引进山东的王乐义,第二个是为山东玉米高产作出巨大贡献的李登海,第三个就是临沭的高文班。”临沭县中小企业局局长尹克自总结说。
正是高文班以临沭人敢为人先的勇气和坚韧不拔的执著,为临沭的复合肥产业播下了最初的种子。20年来,临沭的复合肥产业已经成长为一个拥有年产复合肥1300万吨生产能力的庞大产业集群,总产量占全国的20%,产品覆盖控释肥、缓释肥、复混肥等六大系列800多个品种,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以县为单位的数个销售网点,产品远销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累计争创中国驰名商标4件,孕育了金正大、史丹利、金沂蒙等产业巨头,其中金正大、史丹利还在深交所成功上市。与此同时,以复合肥为依托, 以复合肥、化工为重点的高端化工产业体系已经在临沭打造成功。
最初几年的临沭复合肥产业,在近乎野蛮生长的状态下表现出非凡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当地政府的适时介入和规范管理,为这个产业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20年来,临沭的复合肥产业用其卓越的表现赢得了世人的尊重,先有史丹利集团等企业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后有许多草根出身的民营企业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分别代表着中国水稻、玉米和小麦三大主粮良种培育最高技术水平的泰斗级科学家袁隆平、李登海、郭天财,也纷纷来到临沭寻找合作伙伴。
临沭经信局提供的资料显示,目前临沭县约有3万人直接或间接从事复合肥生产、销售、储运以及餐饮住宿服务等事务,城乡接合部的许多村庄里都保有数目不等的拖拉机和农用车从事复合肥的中短途运输。导报记者在临沭街头走访时也看到,这座古老的县城正因为一座座高层建筑拔地而起迅速改变着以往陈旧落后的容颜,街头奔跑着的崭新的家庭轿车也在诉说着这座城市居民生活在诸多细节上的巨变。每当导报记者问起来,每每会有淳朴的临沭人谦逊地答道:“家里有人在肥料厂上班。”
走出临沭
“复合肥终究是一种不适合长途运输的产品,运输半径超过500公里,物流成本就会占据较大比例,利润空间就会大打折扣。所以从几年前,临沭的复合肥企业就已经开始在外地设立分厂了。”临沭县发改局副局长赵尚奎告诉导报记者。
企业在外地设立分厂,往往意味着本地利税的流失,但是临沭政府对此表现出了足够的理解。
“只要对企业发展有利,我们都是大力支持的,”赵尚奎说,“复合肥产业是涉农产业和富民产业,国家制定有优惠的税收和补贴政策,我们乐见并支持临沭的复合肥企业走出临沭。”
导报记者了解到,史丹利集团近年来相继在外地设立了史丹利化肥吉林有限公司、史丹利化肥(平原)有限公司、史丹利化肥贵港有限公司3家分公司,分别供应东北、华北和中南地区市场,另有3家新的分公司也在建设中;金正大集团则从2008年开始,先后在贵州和辽宁设立全资子公司。其中,贵州子公司是其向产业链上游延伸的努力,意在依托当地的磷矿、煤矿、硫铁矿、钾长石等矿产资源,打造一条磷资源循环经济产业,项目辐射贵州、云南、四川、重庆、广东、广西、海南、湖南等地区,其辽宁子公司则整合当地资源,就地生产销售,降低运输成本,实现低成本的规模扩张。
与此同时,临沭县也对复合肥产业进行了适度的产业调整。导报记者从临沭县发改局了解到,目前临沭县对于年产量低于30万吨以下的复合肥项目不再予以申批,而是致力于明星企业的做大做强和中小企业的淘汰和兼并,临沭县境内的复合肥企业已经由原来的近40家压缩到了25家左右。
“规范复合肥产业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再扶持复合肥产业。虽然复合肥不征收增值税,本地财政从中获益并不明显,但是因为它造福的对象是中国亿万农民,临沭作为革命老区,愿意为全国的农民兄弟作出这样的‘牺牲’。”任庆虎说。
走出复合肥
“这些年临沭凭借复合肥名声在外,但大家可能并不知道,临沭这里还卧着一条龙呢。”说这话的是山东常林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常林集团”)总裁钟黙,而他所说的这条龙,就是在临沭已经颇具规模的装备制造业中举足轻重的常林集团。正是看好这家公司的前景,这个前国际装备产业巨头大中华区总经理挂冠而去,前来投奔常林集团。
据了解,装备制造业一直是临沭县的传统产业之一,目前已经形成以精密铸件为基础,以高端液压件、发动机、桥箱为核心,以大中型工程机械和高端智能农用机械为先导的链式产业体系,并孕育了28家规模以上的机械生产企业。这一产业以129亿元的年销售收入和9.8亿元的利税受到临沭县上上下下的一致青睐,常林集团则是这个庞大产业链上当仁不让的明珠。
显而易见,临沭县对这家公司和它所能拉动的一个庞大的产业链寄予了非比寻常的期待。据了解,临沭县已经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内规划了25平方公里的山东常林高端装备产业园区,成立了临沂市高端装备研究所,研究所就设在常林集团,山东常林高端装备产业园区更在2011年被山东省经信委命名为“山东省高端装备产业园区”。
“一个县域的经济不能缺少特色产业,但是又不能过分依赖某个单一的特色产业,在产业布局上要学会‘弹钢琴’,”任庆虎告诉导报记者,“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希望外地的朋友能够通过以常林集团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业,通过以金宝诚、金源为代表的优质钢材产业,通过以沂蒙老曲、兴大为代表的食品加工和柳编加工产业,认识一个全新的、富强的临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