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2012年中国化肥行业峰会在杭州举行。峰会聚焦当前化肥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行业产能过剩等问题,围绕化肥产销全产业链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研讨。创新、合作、转型成为当前业界热议的三大命题。
围绕我国粮食安全及对化肥的需求,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姜长云指出,虽然我国粮食已经连续8年增产,主要农产品供给日趋丰富,但必须看到,增产是以资源和要素投入的大量增加为支撑的。在现有农业发展模式下,今后粮食增产的难度会越来越大,而化肥作为粮食增产的主要手段,将面临严峻的考验。
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副主任商照聪认为,面对新的形势,化肥行业应通过战略创新、工艺创新、产品创新、配方创新、营销创新和产业创新,有针对性地提前布局,积极推动行业转型升级。他建议重点发展矿、酸、硝态氮肥、硝基复肥产业链,在优化配方的基础上,重点发展以掺混肥料为介质的产、施、种、收一体化产业;鼓励发展以高含量钾长石为原料的含中微量元素、速缓结合的钾肥,以水溶肥料为介质的设施农业、都市农业;逐步发展功能性肥料;进一步细化施肥技术,建立植物营养医生型营销网络等。
中国—阿拉伯化肥有限公司信息中心主任窦京平指出,根据目前发展趋势及国外经验,我国化肥相关企业之间将由单纯的竞争关系,逐步转型为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竞合关系,可能形成以下几种合作模式:一是化肥流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形成类似目前中农、中化为代表的大型专业化流通主体;二是以多个大型化肥生产集团为主体,形成覆盖全国的新农资连锁组织;三是传统的优势流通企业与优势化肥生产集团合作,形成以资本为纽带的联合经营体,共同分享农资流通这块大蛋糕。
目前,我国化肥流通体系已步入完全市场化阶段,而农资行业也正在从恶性竞争逐步向市场优化过渡,处于行业的整合期。惠多利农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志浩认为,行业整合期是打造优秀品牌的关键时期。未来,化肥流通行业将由分销模式向综合服务模式转型。这意味着部分企业将被淘汰出局,当然也有一些企业会崛起壮大。
对于规范农资市场,陈志浩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保持产能适度供过于求;二是产销双方加强战略合作,形成供应链竞争;三是产销双方共同建立诚信者合作联盟;四是采取适度的政策调控,比如稳定出口关税政策以促进适度出口,逐步取消优惠政策以淘汰落后产能,适当增加储备补贴以提高企业储备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