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一过,春耕生产全面启动。然而,今年化肥、农药、种子、燃油等农资价格上涨,给农民增添了不小的压力——
农资涨价是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威胁粮食稳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春耕备播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化肥、农药、种子、燃油等农资价格的悄然上涨正在蔓延,怎样确保农民的种植效益和生产积极性?记者为此展开调查。
农资价格悄然上涨
最近几天,农民正忙着购买种子,“去年种的是皖垦糯1号水稻种子,感觉不错,今年一看价格每斤涨了1块多钱,涨得太厉害了!”怀远县马集镇农民孟亚飞告诉记者。同样,在濉溪县百善镇忙着采购化肥的农民发现,今年市场上的化肥价格比去年又高出不少,“买了20多袋尿素施拔节肥,每袋比去年贵将近10块钱。”百善镇种粮大户何秀英说。
省物价局市场价格调控处的监测数据显示,3月份第三周碳酸氢铵、尿素、三元复合肥价格与去年同比分别上涨了3.90%、6.98%、4.66%,三种化肥均价同比上涨了5.79%,涨势明显。
省农委2月底采样点调查,一般种子价格平稳,但部分品种价格上涨。两系水稻种子价格较去年上涨5.64%,单价在50至80元/公斤;玉米个别品种较上年上涨10%左右,大部分杂交玉米种子单价在12至20元/公斤;棉种价格较去年上涨10%至15%,单价在200-260元/公斤。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推进,农业用油量增加,成为农业成本的重要部分。数据显示,从2008年至今,0号农用柴油价格就不断上涨,单价在五年内每升增长了2.4元,-10号农用柴油也从2008年的6.38元/升涨到了8.93元/升。
成本推动成为主因
“每年春耕,农资价格都会周期性上涨。”省物价局市场价格调控处负责人说,这主要是该时期需求旺盛造成的。而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则是受成本推动影响,很多农资生产企业的成本上涨,不得已提高了产品的出厂价格。
辉隆股份(14.04,0.06,0.43%)有关负责人分析,尿素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的主要原因首先是煤炭、天然气及电力等价格上涨,使得尿素生产成本大幅推高。再次是化肥铁路运价上调,近期石油价格上调,使得公路及水路运价上涨。此外,生产工人及物流装卸人员劳动力成本上升,也拉动生产成本提高。
市场人士分析,复合肥价格同比上涨的主因是受房地产调控影响,联碱企业生产开工不足,氯化铵产量大幅减少,市场供不应求,年初至3月底价格暴涨300元/吨,复合肥生产成本大幅提高。
从事育种行业的安徽省荃银股份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与去年比,各种生产成本增加明显,种子的售价必然要提高。
加大补贴稳定种粮效益
农资被称为是粮食的粮食,农资价格上去了,必然会影响农民的种植效益和生产积极性,稳春耕生产,需先稳定农资价格。
“当前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就是加大农资综合补贴的力度,建立完善快速灵活的农资价格上涨和补贴的联动机制。”省农委有关负责人说,不能让惠农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实惠,被农资涨价过度冲减。
记者从省财政厅了解到,为弥补柴油及农资价格上涨对种粮农民的影响,在年初已拨付粮食补贴59.72亿元的基础上,近期省财政部门又下达了中央新增农资综合补贴11.49亿元,按照每亩13.67元标准向种粮农民兑付,这些补贴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的压力。
“流通环节的精简,可以有效地节约成本。”省化肥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有关部门可以引导企业推行化肥直供模式,让厂家直接把化肥卖给农民。
对生产企业的支持,则可以从源头上降低农资价格。专家指出,对主要农资品类的生产企业,国家在能源价格上调的时候,可以考虑适当对增加的生产成本给予企业生产性补贴。在此基础上,配合对农资企业的定价指导和市场销价的有效监管,提前将涨价的成本因素消化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