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本市四(2)代稻纵卷叶螟、白背飞虱和二、三代灰飞虱通过前期防治,总体控制较好。自7月21日起,受西南气流影响,五(3)代稻纵卷叶螟又陆续迁入我市,水稻纹枯病病情扩展迅速,水稻白背飞虱和灰飞虱亩虫量局部地区仍很高,水稻条纹叶枯病和大螟在部分田块为害较重。预计五(3)代稻纵卷叶螟和水稻纹枯病为中等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稻飞虱中等发生。为确保水稻正常生长,望各区县认真做好以三代纵卷叶螟为主的病虫防治工作。
一、发生情况
1、稻纵卷叶螟
今年五(3)代稻纵卷叶螟蛾峰自7月21日起进入成虫盛期后,虫量持续上升,蛾峰期平均成虫量为833多头(7月29日),最高3698头(7月26日浦东点),到7月30日田间成虫量仍在继续上升。根据四(2)代本地虫源7月20日调查,一龄占1.11%、二龄17.78%、三龄26.67%、四龄27.78%、五龄23.33%、蛹占3.33%,从发育进度分析,预计五(3)代成虫高峰期在8月初,峰期将延续到8月8日前后,卵孵盛期在8月5日左右。
2、稻飞虱
白背飞虱:今年白背飞虱迁入量大,迁入峰次多,为历年少见。其中6月26日至7月3日、7月9日~12日、7月18日~21日出现三个明显迁入峰,日单灯诱虫平均达6577.98头,最高量达40万头(7月19日日嘉定区站)。通过前期防治,有效压低了基数,据7月26日~27日调查,全市平均亩卵量为64.19万粒,最高达123.2万粒,田间平均亩虫量为6.34万头,最高达35.52万头。
灰飞虱:目前全市大部地区田间虫量较低,但局部地区由于在前次防治时遇到暴雨冲刷或防治不到位等因素影响,田间虫量仍较高。目前全市平均亩虫量为1.58万头,最高达4.61万头,亩卵量8.05万粒,最高达19.69万粒。
3、条纹叶枯病
今年全市水稻条纹叶枯病通过综合防治,大面积上控制效果较好。但由于前期灰飞虱虫量大、带毒率高,加上今年小麦成熟期比常年偏晚8天左右,水稻播期较长,灰飞虱成虫发生期与水稻感病吻合期达十天左右,同时部分农户错失了防治最佳时机,条纹叶枯病在局部田块发生严重,发生程度明显重于2008和2009年。目前全市发生面积约18.15万亩,平均发病株率在0.66%,其中崇明县、嘉定区的局部地块发生较重,尤其是武香粳19(99983)、秀水128和秀水114三个品种发生较重。
4、纹枯病
今年纹枯病始见期为7月5日,比常年提早了5天左右,7月30日对早栽田调查,平均病株率3.17%,最高12.80%;平均病情指数0.70,最高2.6。随着水稻进入拨节孕穗期,田间郁闭程度增加,纹枯病将进入纵横向同时发病高峰期。
二、防治意见
今年稻纵卷叶螟和白背飞虱发生量和发生进度区域之间差异较大,因此,建议各区县因地制宜制定好防治方案,适时开展防治工作。具体意见如下:
1、防治适期:建议防治时间8月6日~9日。各区县可根据田间稻纵卷叶螟发生实况,适当调整防治适期。
2、防治对象:五(3)稻纵卷叶螟、五(3)代白背飞虱、纹枯病,兼治局部地区灰飞虱和螟虫。
3、选用药剂:
(1)防治稻纵卷叶螟:可选用阿维菌素.毒死蜱17%乳油每亩100毫升,或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5%水分散粒剂每亩16~20克,或阿维菌素2.2%水乳剂每亩45毫升;对大龄幼虫虫量较高的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200克/升悬浮剂(康宽)每亩12毫升防治。
(2)防治飞虱: 可选用吡蚜酮25%可湿性粉剂每亩20克,或吡蚜酮悬25%浮剂每亩20毫升,或醚菊酯10%悬浮剂每亩60毫升,或噻嗪酮25%可湿性粉剂每亩40~80克。
(3)防治纹枯病:井冈霉素A15%可溶性粉剂(稻纹清)每亩35克,或井岗霉素5%水剂每亩300毫升,或井冈·已唑醇11%可湿性粉剂(纹肃)每亩40克,或井冈·蜡芽菌10%悬浮剂(真灵)每亩100毫升。
(4)防治水稻条纹叶枯病:对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较重田块,配合防治病虫时可加入2%宁南霉素(菌克毒克)水剂每亩200毫升对水喷雾,喷药同时可适当加入尿素或磷二氢钾,可有效减轻病害症状。同时要通过肥水管理,增施穗肥等措施,增加现有健株增产潜能,尽可能减少产量损失。
三、注意事项
(1)使用16型或18型喷雾器均匀喷雾,切勿漏喷,每亩用水量35公斤,田间保持薄水层3天。
(2)高温季节,提倡早晚防治,同时做好自身安全防护工作。
(3)在养蜂水产养殖区域慎用有机磷农药,养蚕区域慎用含有沙蚕毒素农药。周围有鱼塘和虾塘的地区,禁止稻田水排直接入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