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玉米播种、水稻追肥结束,化肥销售迎来淡季,同时,磷肥、氮肥淡季出口关税到来,化肥生产企业和大经销商纷纷将目光投向港口,等待化肥出口形势转好。总体看,上半年除西南、华南部分省份经销商保持良好经营业绩外,其他地区均以亏多赚少为主。尿素和复合肥价格大幅下滑、淡旺季价格失衡是主要原因。但值得庆幸是的,经过2009年的调整,农户化肥需求已经恢复,虽然受到灾害性天气的影响,大部分地区化肥需求明显回升。根据当前形势预期,下半年化肥价格将以平稳为主,玉米和水稻追期不会调高化肥价格,经销商也将面临新一轮洗牌。
东北地区
今年东北农资市场对于企业和经销商的打击都非常大。由于气候影响,玉米、大豆、水稻等粮食作物播期延迟、经销商化肥库存相对集中,市场价格波动大导致经销商赔多赚少。虽然销售高峰推迟半月,但农户需求量与往年相比稳中有升,价格下挫使经营利润大幅缩水。具体来看,尿素市场批发价由3月初的1910~2000元(吨价,下同)跌至 1500元,成为经销商经营业绩不佳的主要产品,零售价始终倒挂50~100元左右。64%含量磷酸二铵市场批发价稳定在2900元,零售价在 3000~3100元,价格相对稳定。进口氯化钾由于销售量不大,批发价稳定在2900元,零售价在3200元。复合肥批发价波动较小,但激烈竞争使零售价波动相对较大。45%含量硫基复合肥(氮磷钾含量分别为15%-15%-15%)批发价在销售高峰期上调至2400元,比一季度高出100元,零售价上调至2600~2700元;45%含量氯基复合肥(氮磷钾含量分别为15%-15%-15%)四、五月份价格稳定在2100元左右,零售价稳定在 2300~2400元,但5月下旬市场抛售现象导致零售价降至2200元。
目前东北地区除辽宁部分区域外,化肥销售基本结束,经销商经营业绩不佳已成定局,预期第三季度市场继续平淡,经营业绩将影响第三季度末经销商冬储。
华北地区
从上半年化肥市场销售情况看,化肥销售高峰出现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小麦追肥和春玉米播种带动尿素、二铵和复合肥销售。受一季度价格不稳影响,县市级经销商均处于观望状态,为保证损失降到最低,经销商纷纷采取随进随销策略,造成企业和一级经销商库存压力增大,引起旺季复合肥抛售。从市场价格看,尿素批发价由一季度的 1780~1800元降至5月份的1650元,6月末降至1600元,尿素吨利润不足百元或倒挂50元。碳酸氢铵批发价基本平稳,东部价格比西部价格每吨低50元左右,主流批发价在650元~680元,零售利润每吨30元左右,6月末批发价降至600元,销售量逐年下降。64%含量磷酸二铵批发价由3月末的3000元降至2800元,季末回升至2900元,零售利润每吨100元,部分地区出现倒挂,经销商由于备货较少,损失小。45%含量氯基复合肥批发价由4月份2300元降至6月份的2150元,45%含量硫基复合肥批发价由4月份的2600元跌至6月份的2450元。3月份成为复合肥价格的最高峰。当前华北地区小麦收割结束,各化肥品种销售4月份迎来高峰,但并未出现价格上扬现象。
目前各地已经进入淡季,经销商继续谨慎备肥,受复合肥、尿素供应量充足影响,经销商预期三季度价格继续下滑,玉米追肥期只能带动消费量,并不能带动价格上浮。
华东地区
华东地区是主要的化肥消费区,化肥供应和消费量都很大,且品种多样。该区种植小麦、玉米、水稻、棉花,另外果树、蔬菜栽培面积均处于各省前列。化肥销售总体趋势与华北地区相似,但尿素、复合肥产品价格要高于华北、东北地区。总体看,今年华东地区化肥销售相对平稳,除尿素外,其他化肥品种价格相对稳定,但经销商增多导致市场竞争激烈,大小经销商库存明显增多。尿素批发价由一季度的1900~1950元降至二季度的1650元,批零同价。碳酸氢铵价格由一季度的 650元跌至二季度的580元,但二季度需求高峰价格上调不大,基本平稳。进口60%含量氯化钾批发价保持在2900~3000元。64%含量磷酸二铵二季度批发价稳定在2880~2900元,比一季度上涨200~300元。45%含量硫基复合肥由一季度的2300元涨至二季度的2450元,45%含量氯基复合肥始终在2100元左右徘徊,最高达到2300元,符合旺季规律。
当期化肥销售已经进入淡季,经销商受价格浮动影响始终不敢备肥,预期三季度即将进入玉米、水稻、棉花追肥期,尿素和高氮复合肥销售将回暖,尿素和二铵出口量将直接影响三季度化肥市场价格。
华中地区
华中地区是主要水稻、玉米、棉花产区,目前化肥销售基本结束,经销商等待水稻和玉米的第二次追肥。上半年华中地区化肥消费量与往年相比持平,但基层经销商销售量减少,主要是由于经销商增多,化肥供应品牌多。尿素市场批发价高于华北、东北、西北地区,但同样表现出旺季下滑的趋势,一季度尿素批发价在 1800~1900元,至二季度销售高峰降至1600~1700元,经销商利润在每吨50~100元左右。碳酸氢铵批发价相对稳定,在620~640元之间,个别地区达到720元,销售量变幅不大。进口60%含量氯化钾批发价稳定在3000元,需求与往年相比有所回暖,经销商拿货较多,二季度末价格降至 2900元。12%含量过磷酸钙批发价稳定在450~520左右。64%含量磷酸二铵受作物播期影响,4月份达到销售高潮,批发价由3200元降至 2800元,二季度末回升至2900元,受产品大量出口影响,国内市场有价无市。复合肥方面降幅较大,45%含量硫基复合肥批发价由一季度的2500元降至二季度的2300元;45%含量氯基复合肥由一季度的2200元降至二季度的2100元,零售价价格同样出现大幅下滑,经销利润大幅缩水。
进入三季度,华东地区玉米、水稻即将迎来第二次追肥期,尿素和高氮复合肥销售量预期回升,经销商将随进随销,市场价格继续承受下滑压力。
西北地区
西北地区主要作物为一季小麦或玉米,果树和棉花种植面积大,水资源是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据各地经销商分析,今年上半年西北地区化肥消费量变化不大,但价格浮动很大,尤其是尿素和复合肥批发价格,二季度比一季度要低100~200元,经销商前期备货较多者均赔本销售,磷酸二铵、碳铵、过磷酸钙等品种价格和利润空间变幅不大。尿素批发价由一季度的1830~1950元降至二季度的1650~1700元,碳铵价格由一季度的 550元涨至二季度的620元,两氮肥品种每吨利润在30元左右。12%含量过磷酸钙批发价由650元涨至700元,因市场供应量减少引起价涨。64%含量磷酸二铵批发价保持在2900~3100元,销售量有所增加,农户消费习惯正由复合肥转向尿素与二铵混施。45%含量氯基复合肥批发价3月末涨至 3100元,随后二季度跌至2250元左右;45%含量硫基复合肥批发价由2950元降至2600元,零售价浮动不大。
当期西北地区化肥销售处于淡季,预期6月份玉米和棉花将带动化肥消费,经销商竞争将更加激烈,复合肥市场价格不稳定。
西南和华南地区
华南与西南地区今年受一季度干旱和二季度暴雨影响较大,农资销售规律被完全打乱,批发价除尿素下降外,碳铵、复合肥和氯化钾均保持稳定,经营业绩在全国保持领先,是全国经销商盈利的两个区。
华南地区 包括广东、广西、海南,栽培作物以水稻、果树、蔬菜为主,上半年化肥总体销售良好,虽然部分地区受灾,但抗灾作物栽培使区域种植面积保持稳定,化肥需求平稳。尿素批发价由一季度的1960元跌至1600~1700元,零售利润每吨保持50~100 元。碳酸氢铵批发价保持在650~680元,需求量正在减少。氯化钾销售回暖,批发价保持在2900~3000元。复合肥方面,48%、51%等高养分复合肥在蔬菜、水果上用量大,尤其高塔造粒复合肥受到欢迎,45%含量硫基复合肥批发价二季度保持在2400~2600元,零售价在2600~2800 元;45%含量氯基复合肥批发价2200元,零售价2300~2400元,销量一般,主要用于水稻。
华南地区地处亚热带,化肥销售淡旺季不明显,预期后期水稻和部分水果追肥将带动一次化肥消费,尿素价格继续下行,复合肥、氯化钾价格继续平稳。
西南地区 受二季度雨水丰沛影响,西南旱情得到缓解,农户水稻、玉米等均已下播,且化肥销售基本结束。从化肥市场价格看,尿素价格下滑,复合肥价格稳定是主要趋势,经销竞争愈加激烈,有基层经销商开始转行。从销售情况看,经销商一季度库存基本销售完毕,二季度随进随销,未受灾地区销售状况良好。尿素批发价由一季度的1900元下滑至二季度的1725元,零售价保持在1700元左右。45%氯基复合肥批发价由2100元上升至2350元,季度末竞争激烈,降至2000元;45%硫基复合肥批发价由一季度2600元降至二季度2500元,一季度高价库存基本销售完毕。
当前化肥销售进入淡季,经销商等待玉米、水稻二次追肥,但始终不敢备肥。部分经销商认为尿素和复合肥价格已经接近谷底,后期形势将保持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