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沭县在整合提升全县肥料产业中把“质量”监管放在首位,坚持严管、严查、严治并举,下大力气为肥料生产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临沭县是“全国优质化肥生产基地”,拥有全国最大的复合肥产业集群,年生产规模860万吨,全国市场占有率逾30%。为把复合肥这“一品”变为“一业”,把“一业”膨胀为一个具有互补优势的产业集群,该县每年选定一批肥料企业作为扶持重点,在推荐贷款、供应土地、安排项目、并购企业、推介上市、给予贴息、申报名牌、形象宣传上实行“八优先”,使整个肥料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是,由于受利益驱动和不良文化的影响,个别企业管理不规范,设备、技术落后,产品质量不稳定,不但没有给“全国优质化肥生产基地”这块金字招牌增光添彩,反而抹黑添乱,严重影响了全县肥料产业的整体声誉。为此,该县从健全质量管理的长效机制入手,由肥料管理和发展办公室协同当地质检、工商、公安、农业等部门,坚持严管、严查、严治并举,通过扶优打劣,强化对肥料产业的整合、提升,真正擦亮、叫响“全国优质化肥生产基地”这块金字招牌。
“严管”产品质量。重点监管企业原辅材料、进货检验、产品出厂检验、产品包装标识和企业质量管理等方面的情况。一旦发现质量方面的问题,严厉查处,特别是对那些故意生产不合格产品的,一律按最高标准处罚,同时把有违法行为的企业列入“黑名单”,进行重点监管,增加查处频次。对性质严重、情节恶劣的企业,不仅在新闻媒体上给予曝光,并对其停产整顿直至取消生产资格。通过建立质量预警机制,变事后整治为事前预防,从信息收集、预警实施、发布、管理全过程跟踪服务,努力把质量问题控制在事前,消除在萌芽状态。
“严查”假冒伪劣。把所有生产经营企业都置于严格的监管之下,特别是对出现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的区域,进行拉网式清查,严厉打击无证经营行为,查处非法生产厂家,杜绝假冒伪劣肥料流入市场。特别是对个别企业利用“洋品牌”及在生产规模、生产工艺方面夸大宣传等行为,都一一进行了查处,涉及的包装袋全部查封销毁。并明确规定企业印制包装袋必须到县工商局、文化执法局备案,一律使用审定合格的标准包装袋。
“严治”违法行为。该县对肥料生产企业的生产资质进行了全面审查,不合格的一律停业整顿,限期整改仍不合格的,一律吊销相关证照。对于无营业执照、无生产许可证、无生产加工设备、无检验能力、无质量保证手段的企业,全部予以取缔和关闭。对印刷企业进行摸底排查,严厉查处为制假企业提供包装物的违法行为,以及为制假售假提供场地、设备、仓储、运输等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对重点违法案件,做到“五个不放过”,即案情没有搞清楚的不放过,假冒伪劣肥料的源头和流向没有查明的不放过,制假售假责任没有依法追究的不放过,该移送司法机关而没有移送的不放过,包庇、纵容、参与制假售假的公职人员没有受到处理的不放过,确保案件查处工作发挥应有的震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