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张福锁教授近日表示,中国复合(混)肥产能严重过剩,配方繁多,令农民眼花缭乱。市场亟待规范管理。
他说,现在农民买化肥,一半以上买的是复合(混)肥,虽然化肥品种较以前多了不少,但农民又面临新的问题——选肥难、用肥难、出了问题投诉难。
农业部肥料登记统计数据表明,2009年底中国复合(混)肥企业多达5587家,产能估计在2亿吨左右,产量约5000万吨,中国复合(混)肥产能严重过剩。而登记配方多达32184个,某一个省标明为小麦专用的配方就多达29个,农民眼花缭乱。
该研究团队张卫峰博士解释,这是多种原因造成的,管理不到位是一个重要方面。企业一拍脑袋,随便加减个元素,就是新品种;同时,政府监管太松,上市太容易,最终只是蒙骗农民。据调查,英国全国只有16个系列配方。
该研究团队发现,中国现有配方与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推荐配方比较,符合度不足3%,说明企业并没有根据土壤和作物需求定配方,多数企业配方是根据原料价格和经济效益随意确定的,这是导致配方个数繁多的主要原因。配方设计简单、成本低廉,导致复合(混)肥盲目发展。
农户施用复合(混)肥实际上并没有取得普遍的增产效果。农户调查显示,与全部施用单质肥料的农户相比,三大粮食作物中施用复合(混)肥只有玉米能显著增产29.9%,而水稻和小麦施用复合(混)肥导致产量分别仅增加2.7%和-1.2%,严格意义上是没有显著增产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