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化肥作为支农产品,国家采取限价政策,国内化肥企业一直微利经营。金融危机暴发以来,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肥企业受到天然气紧缺、市场不振的双重挤压,多数企业亏损严重。当前,“三农”问题是举国上下关注的热点,我认为,实现农业发展目标,就应该给化肥企业提供更宽松的生存空间,为化肥企业的良性发展助力。
就气头化肥企业的发展来讲,我首先建议统一天然气价格,加强供气计划的严肃性。从长远看天然气价格上涨是一种趋势,但在化肥价格彻底放开之前,化肥企业使用天然气应当享受适当优惠,且应该统一价格,让化肥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同时,国家发改委每年给化肥企业相当量的指标用气,但供气计划往往得不到落实,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对天然气供应计划落实的监督力度,确保气头化肥企业有一定的盈利空间,为调整产品结构奠定经济基础。
其次,我建议为企业提供资金、税收政策优惠,帮助企业实施原料路线改造。从长远看,天然气属于清洁能源,国家优先保民用的趋势不会改变。但我国是农业大国,发展化肥行业的方向也不能改变。为了实现气头肥企科学发展,要鼓励化肥企业逐步退出使用天然气,进行技术创新,调整产品结构,增加产品技术含量,自主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道路,实现良性发展。国家应支持企业实行气改煤改造,帮助他们渡过当前难关,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
我还建议国家加大对中小化肥企业治理的力度和整合力度。近几年来,不少中小化肥企业依靠灵活的经营机制快速扩张,利润迅速增长,实力迅速提升。但在这些企业中,不少企业技术落后、消耗偏高、污染严重。部分地方政府因其能贡献利税,也千方百计给予保护。
因此,国家应出台强硬措施,环保排放不达标坚决关闭,能耗过高坚决关闭。只有这样,大企业的技术优势、环保优势才能真正体现出来,在市场竞争中才能赢得主动。国家也可以通过推动大企业兼并中小企业的途径,帮助其实现调整升级。
(王亿章河南煤化集团中原大化公司企管部副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