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热门:春耕 化肥行情 尿素价格
首页 > 化肥市场 > 正文

尿素企业延伸产业链大有可为


农资网 2010年2月22日 10:02 来源:中国化工报 【

尿素不仅可作化肥使用,而且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当前,我国尿素产能达到近6300万吨,而总需求量为5100万吨,有超过1000万吨的产能过剩。可以说,现在是有史以来国内尿素产能过剩最为严重的时期。那么,能否通过延伸产业链,加大尿素下游产品的开发力度,消耗一部分产能,同时也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尿素下游究竟有哪些产品值得开发呢?国内尿素下游产品的研发现状又如何?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20多种下游产品可消耗近10%产能


据记者对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及部分生产企业调查了解到,以尿素为原料可以开发生产尿囊素、氰尿酸、氨基磺酸、三聚氰胺、异丁叉二脲、氨基甲酸甲酯、过碳酰胺、苯甲醛缩氨基脲、邻苯二甲酰亚胺、磷酸脲等20多种下游产品。那么,这些下游产品消耗尿素的量究竟有多大?能否成为化解尿素过剩产能的一个重要渠道?


据了解,这些尿素下游产品,既有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发成功的,也有近两年仅进行了小试、中试,还没有产业化的。


上世纪在国内开发成功的尿素下游产品,主要有ADC发泡剂、氰尿酸、尿囊素、试剂尿素等。


ADC发泡剂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经开发成功。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ADC发泡剂生产能力最大的国家。中国氯碱工业协会ADC发泡剂专业委员会主任理事孔翠琴向记者介绍,目前全国ADC发泡剂年产量为15万~16万吨,生产1吨ADC发泡剂需消耗尿素2.5吨,因此ADC发泡剂行业一年消耗尿素的量为30万~40万吨。


氰尿酸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中间体,其以尿素为原料的生产技术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发成功。安徽省化工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汤胜文表示,生产1吨氰尿酸需要消耗尿素2吨左右,但该产品市场容量较小。目前我国氰尿酸年产能在20万吨左右,每年消耗尿素量为40万吨左右。


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研发尿囊素,90年代开始形成生产能力。目前,每生产1吨尿囊素需消耗尿素1.5吨。据华东理工大学教授田恒水估计,我国尿囊素年市场需求量将达1万吨左右,产能为7000~8000吨,因此尿囊素消耗的尿素量很少。


试剂尿素也在上世纪开发成功。据天津金汇太亚化学试剂有限公司销售经理庞秀林介绍,生产1吨试剂尿素需消耗尿素3吨多,但国内试剂尿素的用量不大。


2004年,国内首创的以尿素和甲醇为原料的1500吨/年氨基甲酸甲酯装置在山东东营市康瑞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投产。据记者了解,每生产1吨氨基甲酸甲酯可消耗尿素1.4吨,但目前国内氨基甲酸甲酯产品的年需求量只有100吨左右。


以尿素为原料生产的过碳酰胺是一种高效、使用方便的固体消毒剂。生产该产品的安徽合肥天马日化科技有限公司的销售经理徐春生告诉记者,过碳酰胺相比过碳酸钠等消毒剂没有价格优势,在日化和医药领域用量很少,他们公司每年也就销售1吨。


用尿素还可生产一种化工中间体N-氯代邻苯二甲酰亚胺,用于医药、农药和染料等行业。生产该产品的山东青州市奥星化工有限公司宋经理表示,该产品在国内一直用量不大,公司每年也就销售10多吨。


经过一番调查,细细数来,消耗尿素量大、市场需求量大的其实还是三聚氰胺、脲醛树脂胶这两个老的尿素下游产品。据了解,我国三聚氰胺年产能约为85万吨,实际产量为50万吨,每吨三聚氰胺消耗尿素3.8吨,年消耗尿素量近200万吨。脲醛树脂胶消耗尿素的量,每年也为200多万吨。


据业内人士估计,国内已经产业化的尿素下游产品,每年消耗的尿素量在500多万吨,占我国尿素总产能的近10%,是消化我国尿素产能的一个有益补充。

 

 

近年来,不少企业开始把目光投向尿素下游产品的开发。图为去年9月,湖南一年产2万吨三氯异氰尿酸项目签约现场。(CFP供图)

卖价很高能成为效益增长点


据了解,尿素下游产品都是精细化工产品,虽然其生产规模、市场容量相对尿素小,但回报率和附加值都比尿素高。因此,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开发尿素下游产品可以成为尿素生产企业的一个效益增长点。


典型的佐证就是,在目前国内尿素市场价格始终在成本线附近徘徊的同时,尿素下游产品的价格仍然卖得很高。据记者了解,厦门一家生产乳清酸的企业,每千克产品报价为169元,合每吨16万多元。浙江、山东两家生产尿囊素的企业,其产品报价都在4万元/吨左右。而既可以作为多种添加剂,也可用于农药、医药中间体的氨基甲酸甲酯,市场价格为每吨2万多元。东营市康瑞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投产该产品1年,生产、销售产品320吨,总产值900多万元。据中国石油大学教授袁存光介绍,澳大利亚的一个客商曾提出每年向中国采购氨基甲酸甲酯2万吨的要求,这说明该产品市场需求还是比较大的。以尿素、丙酮为原料,直接反应合成的丙酮缩氨基脲,能用于合成医药产品的生产,还可用于农药、染料中间体、化学试剂、金属配体试剂等。当记者向山东一家生产该产品的企业询价时,厂家的报价为500元/千克。用尿素和水合肼合成盐酸氨基脲,可以制取硝基呋喃类药物,还可用于有机合成原料。湖北襄樊市金译成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对该产品的报价为45元/千克。据该公司销售部门负责人介绍,目前国内生产这种医药中间体的企业较少,产品大部分都是用于出口。


田恒水指出,虽然开发尿素下游产品不能完全解决国内尿素产能过剩的问题,但可以作为企业的一个效益增长点。20年前,他就曾在行业会议上呼吁过化肥企业要上马精细化工产品,但企业都不愿意做。这么多年来,尿素企业的发展思路只是一味地扩产。今后随着大型生产装置的陆续建成投产,那些远离原料产地、远离市场、装置规模小、技术装备落后、生产成本高的企业将被淘汰出局。因此,上马尿素下游产品已成为企业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求得生存的现实需要。


专家还指出,尿素下游产品不仅投资小、见效快,而且尿素生产企业可以对尿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余压等进行综合利用,生产成本会更低。


双赢选择产学研需要手拉手


记者在调研采访中还了解到,针对尿素下游产品,不少科研院所成功完成了小试、中试,但因为没有合作伙伴、缺乏经费支持,制约了产业化。


氨基磺酸是一种重要的固体强酸,目前国内年消费量约为4万吨,另外每年有数千吨的出口量。该产品可用于酸性清洗剂、有机合成磺化剂、甜味素,以及合成纤维和造纸生产中的稳定剂等10多个领域。据记者了解,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都是采用非尿素原料路线(液相法)生产该产品,而质量和价格等多方面的因素制约了该产品的应用拓展。云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毕先钧向记者介绍,其实,用尿素与硫酸反应生产氨基磺酸,原料消耗低、投资省、反应条件温和,是非常有发展前景的合成路线。“但我们仅在实验室做过小试。由于没有后续资金支持,中试还没有做。”毕先钧告诉记者。


另据记者了解,中国石油大学用尿素合成苯氨基甲酸甲酯小试成功已经有6年了,而且解决了难以生产提纯的问题。“像其他尿素下游产品一样,苯氨基甲酸甲酯的关键在市场用途。”该技术研发负责人袁存光教授告诉记者。“由于没有经费支持,找不到合作伙伴,我们后续的研究就没再进行了。”袁存光颇为惋惜地说。


其实,在目前尿素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愿意开发下游产品的企业很多。“我们也在调研,想迈出开发下游产品这一步。”尿素产能已经达到120万吨的山东联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刘在靖这样告诉记者。他表示,尿素生产规模大了,势必要考虑往下游延伸,但是尿素企业都以生产稳定为核心,对下游产品的开发与产品市场了解不多,考察上马产品比较注重技术的可靠性。


“尿素企业想开发产品找不到科研院所,而我们作为科研院所又找不到可以合作的企业伙伴。”谈起尿素下游产品开发的现状,袁存光颇有些无奈。


有业内人士表示,其实在尿素下游产品中,有不少值得尿素企业、科研院所联手去开发。比如,记者在山东安丘市金马热处理材料有限公司采访时,该公司总经理马炳学既羡慕又惋惜地向记者介绍,德国产的液体缩二脲每吨售价为6万多元,而国内生产的固体缩二脲价格仅相当于国外价格的一半。我国的液体缩二脲生产技术还是空白。又比如,苯甲醛缩氨基脲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中间体。目前该产品传统的合成工艺存在能耗大、收率低、原料成本高、污染严重、操作不安全等缺点。但在微波辐射条件下,可以尿素等为原料采用一釜两步法合成。沈阳化工学院、延安大学的相关实验证明,该工艺操作简单,原料成本低,总收率高,且不产生含肼废水。

【发表评论】 打印本文】 【举报】 【关闭】【责任编辑:YanBO】
相关资讯
行情按地区分类
推荐信息
专题信息
热点资讯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2004-2009©版权所有: 农资网,保留一切权利!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和建议,欢迎您E-mail至:ampcn#126.com
客户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术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