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自己拥有天然气田控制权或本身就是中石油、中石化下属子公司的化肥企业,在“气荒”来袭时,还可以保证70%的开工率,但对于那些本来就没有稳定天然气供应的企业来说,面临的可能就只有停产检修这一条路了。
“鉴于公司目前状况,我不方便接受记者采访。”重庆建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秘高先生以在开会为由匆匆挂断了记者的电话。而据公司生产经营部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透露,该公司气头尿素生产自去年11月19日因天然气供应中断而被迫停车,开工时间未定。
建峰化工拥有年产58万吨尿素、5万吨高浓度复合肥的生产能力,尿素生产主要以天然气为原料。
同是化肥行业上市公司,河北沧州大化股份有限公司则要幸运些。“公司今天刚开车,中石油恢复供气了。”沧州大化一位人士近日在电话里有些欣喜地向记者表示,经历了40多天的停车,公司终于复产了。该公司同样拥有年产50多万吨尿素的生产能力,主要从中石油公司购买天然气。
遭遇“断气”困扰的并不只有建峰化工和沧州大化两家公司,国内绝大部分以天然气为生产原料的化肥企业都深陷无气可买的窘境。去年11月份,由于天气寒冷等原因,天然气供应趋紧,中石油、中石化天然气产量、管道输送量即使发挥到最大也不能同时满足工业和民用所需气量。国家发改委印发通知,要求做好迎峰度冬期间天然气供应保障工作,把确保居民生活用气放在第一位。在“保民用、压工业”原则的指导下,各地压缩了对企业的供气量,众多以天然气为生产原料的化肥企业被迫停产。
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有限公司分析师徐洪志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据他估计,对于那些自己拥有天然气田控制权或本身就是中石油、中石化下属子公司的化肥企业来说,在“气荒”来袭时,还可以保证70%的开工率,但对于那些本来就没有稳定天然气供应的企业来说,面临的可能就只有停产检修这一条路了。“建峰化工本来计划在去年底今年初启动80万吨的尿素装置投产,现在只能推迟到今年5月份了。”徐洪志说。
天然气不仅是清洁能源,作为生产原料也比煤炭价格低一些。按照用途来划分,中国的天然气分为三种:民用天然气、工业用天然气和化肥用天然气,不同用途的天然气价格不同。而目前,中国化肥生产用天然气是计划内用气,化肥用天然气的价格一直享受优惠政策。
“化肥用天然气的价格只有工业用
天然气价格的一半。”徐洪志说,以尿素生产为例,每吨气头尿素生产成本大约比煤头尿素生产成本要少200~300元。但由于目前天然气供应不足导致市场价格上涨,气头尿素企业的成本优势将消耗殆尽。
中国科学院能源战略规划委员会专家曾兴球日前指出,未来3~
5年天然气短缺的局面可能还将持续。据悉,有关部门已经向国务院提交天然气价格改革方案,生产化肥用和工业用的天然气价格每立方米可能将提高0.3元~0.6元。
徐洪志表示,尽管天然气价格上涨的方案没有正式批复,但上涨的趋势是不会改变的,而且企业已经在承受由于天然气短缺带来的实际价格上涨的压力。
“连供应都成问题,优惠政策的执行就要大打折扣了,化肥企业的用气量能有1/3的比例执行优惠价格就不错了”。
气荒笼罩下,气头化肥上市公司的业绩自然表现不佳。沧州大化日前称,公司2009年度净利润比上年度大幅下降55%~60%。
公司称主要原因为公司2009年大检修时间较长,使尿素产品产量减少;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价格受金融危机影响与上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公司被停供天然气而导致尿素及硝酸生产装置停产。
云天化预计公司2009年净利润同比减少50%以上,原因之一为受天然气供应紧张的影响,公司合成氨、尿素装置有效生产时间减少、停车损失增加。
徐洪志建议气头化肥企业通过提高生产工艺、控制生产规模来应对成本上升压力,同时还可以考虑增加煤头尿素的生产,涉足其他化工领域,延伸产业链条来分散经营风险。不过,他同时表示,这些措施并不能解决气头化肥企业的燃眉之急,企业由于气荒引发的阵痛一时还难以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