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化肥消费的“引擎”,人们首先想到应该是东北市场。东北曾经被誉为“北大仓”,每年要向国家供应百亿斤的商品粮,成为国家粮食安全的“稳压器”。如今这里不仅仅是粮食的“稳压器”,更是全国化肥企业产量释放的大市场。数据显示,2007年东北三省耕地面积为2145.86万公顷,三省作物播种面积为2064.54万公顷,其中粮食作物为1828.2万公顷。2007年东北三省化肥消费量达到457.6万吨(折纯,下同),其中氮肥消费194.5万吨,磷肥消费57.27万吨,钾肥消费44.68万吨,复合肥消费161.09万吨。但东北地区化肥生产量仅为150万吨左右,每年有50%~60%的化肥需要从外地调入。受资源和气候限制,东北从氮肥、磷复肥再到钾肥,都处于对外依赖的状态。多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东北地区每年化肥的消费量都以2%~3%的速度增长,复合肥、钾肥的消费量更是高于这个平均速度,而生产量只是在缓慢的浮动中。市场消费量大、作物品种少、规模经营化程度高等特点成为商家必争之地。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今年国内外化肥市场波动一直不断,让这块原本安静的沃土也开始不安分,失去了其原有的规律,备货期、销货期都处于滞后。此时各路商家都在琢磨着这块宝地的走向,从上层到基层,搜集着东北的信息,焦急地等待着市场的回暖,并能够带动全国回暖。10月12~13日,由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举办的第十一届全国肥料信息交流会暨产品交易会(以下简称“肥料双交会”)正紧张而有序地准备着。会议举办方将会议地点定在辽宁省会沈阳,这个东北三省中唯一能够肥料自给的省份。据了解,这次会议将包括产品展示与交易;邀请业内资深专家分别就化肥宏观经济形势、化肥市场走势、肥料登记与管理最新政策、全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进展以及我国耕地地力、土壤养分与质量状况进行详细解读;通报测土配方施肥最新科技成果,有关肥料协会与农业合作组织及参与配方肥的企业介绍经验,企业最新成果和技术发布以及全国测土配方施肥肥料配方信息发布;企业联谊活动等四项重要内容。
中国化肥区域市场就像一条巨龙,化肥生产情况、国际贸易情况、企业投资情况都已经摆在行业面前,而唯一缺少的就是需求形势,包括了区域的需求形势、作物的需求形势、产品的需求形势。平稳市场、遏制残酷竞争的方案之一,也许就是明白需求;在产能过剩时期,以需定产对稳定市场价格、降低竞争带来的价值内耗具有积极的意义。当这些信息一一公布的时候,全国企业必将作出战略上的调整。正如复合肥企业普遍反映的,守住了东北市场就等于守住了全国的市场,而十一届肥料“双交会”将给这条舞动的化肥长龙画上点睛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