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发生趋势
预计第五代稻飞虱全市中等偏重,局部大发生,发生盛期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
二、 主要依据
1、第四代稻飞虱发生量极不平衡,目前田间百蔸平均虫量823.2头,高的田块达4320头,近30%田块超过防治指标。
2、田间短翅成虫量上升快。8月29日调查,发生严重的稻田百蔸短翅成虫为51.6头;9月5日普查,百蔸短翅成虫达89.7头。
3、中稻、一季晚稻及双季晚稻混栽面积大,食料条件有利于稻飞虱的发生。9月底我市中稻开始收割,田间虫源将向晚稻田转移,田间虫量会急剧上升;另一方面我省以北虫源也开始回迁,很易造成落地成灾。
三、 防治意见
1、防治标准:百蔸虫量1200头。
2、防治对象田:双季晚稻、一季晚稻。
3、防治药剂:
①25%吡蚜酮(飞电可湿性粉剂或神约悬浮剂),亩用20—24克;
②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川珊灵),亩用20—30克;
③5%氟虫腈悬浮剂(普虫特),亩用40毫升;
④50%氟腈·敌百虫乳油(灵蛙),亩用100毫升;
⑤21%氟腈·三唑磷乳油(锐捷),亩用100毫升;
⑥40%氯虫·噻虫嗪(福戈)水分散粒剂,亩用8克;
⑦80%锐劲特水分散粒剂亩用2-3克或5%锐劲特悬浮剂,亩用40毫升;
⑧25%噻嗪·异丙威可湿性粉剂(多捕),亩用60克。
以上药剂对足水量(机动喷雾器亩用水量15—20公斤,手动喷雾器亩用水量50—60公斤)对准稻蔸基部喷雾,施药时稻田保持3—5公分水层。
湖北省植保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