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热门:春耕 化肥行情 尿素价格
首页 > 农药市场 > 正文

国内农药行业遭遇“暴风雪”


农资网 2009年9月7日 10:47 来源:农博网 【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农药市场价格和销售逐月大幅下降,资金紧缺和产能闲置问题已将许多农药生产企业推到悬崖边上。业内人士认为,农药行业面临重新洗牌局面,而兼并重组和加大研发力度则会成为必由之路。
    继2008年之后,今年又是一个农药销售“小年”,再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很多农药生产企业面临重新洗牌的局面。并购重组、加大研发力度将成为今后农药生产企业的必由之路。
 
    销售量价齐跌
 
    殷海岭的手机已经很久没有响过了。
    作为河北省保定市科绿丰生化科技有限公司的大区销售经理,两年前殷海岭的电话常常被要求进货的零售商打爆,但是如今他所考虑的事情却变成了如何能多卖出两瓶农药。
    “今年算是完了。”殷海岭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无奈地说。在他的记忆中,还没有哪一年农药这么难卖过。零售商拨通他电话的频率越来越低,进货量也比往年减少了很多。
    据殷海岭介绍,科绿丰公司以生产和销售预防类农药药剂为主,所积累的用户对于预防病虫害的发生非常关注。往年,每到一个易遭受病虫害的生长周期,科绿丰都会迎来一个销售高峰。
    但情况在今年急转直下。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农民预防病虫害的热情被迅速“制冷”。“农民不再做预防了,即便是发生了病虫害,只要不严重,他们都懒得去治。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他们也只选最便宜的农药品种,而不再选择最适合或最高效的品种了。”殷海岭说。
    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减少是农药销量下降的另一个主要因素。受去年农产品[11.25 2.83%]价格剧烈波动的影响,种植棉花、甘蔗等经济作物的农民减少了很多。中国棉花协会在五六月对内地12个省市和新疆的植棉面积与棉花生长情况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预计2009年全国植棉面积为7820万亩,较去年下降近1000万亩,降幅为11.34%。另据有关部门统计,今年糖料的种植面积为2695万亩,减幅也达到了10.72%。
    而一些属于国家收购范畴的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有了明显的提高。“相对于经济作物,粮食作物的用药量明显偏少。另外,突如其来的干旱,使得数千万亩的农作物干枯,也直接影响了农药的销量。”殷海岭说。
    销售量急速下降的企业不只科绿丰一家,整个农药行业的销售量都出现了大幅降低。以敌敌畏为例,据化工报报道,今年敌敌畏用药量与2007年相比减少30%以上。“整个农药行业的销售量可能比去年减少1/4左右。”殷海岭说。
    量上不去的同时,价格也出现了大幅下滑。据近期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组织对湖北、江苏、广西、山东等20个省(区、市)的44家农药生产企业、136家农药经销网点的监测数据显示,被调查的50个品种平均出厂价格同比下降3.67%,环比下降3.47%;经销网点的平均销售价格同比下降3.45%,环比下降1.15%。
    在内销遇冷的同时,农药出口也遭遇冰川。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中国共出口农药14.4万吨,价值4亿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2.6%和38.8%。
 
    处在悬崖边缘
 
    在内外需均遇冷的情况下,一大批农药企业如今正站在悬崖边上,时刻都有掉下去的危险。
    来自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的报告称,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农药市场价格和销售逐月大幅下降,至今仍无止跌回升迹象,农药生产企业出现了产品积压、开工率下降、停产等现象。
    “我们公司的产能只用了80%至90%,没有完全发挥。目前农药产品的价格还在下降,跟去年相比,跌幅在60%至70%之间,并且没有回升的态势。公司利润下滑得比较厉害。”安徽华星化工[10.48 0.10%]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谢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
    谢平还指出,因受金融危机冲击而倒闭的农药企业不在少数。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秘书长孙叔宝透露说,在协会470多家会员企业里,亏损或者利润大幅下滑的企业占到了80%。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受2006年和2007年的火暴形势的影响,一些农药企业在近两年来累积库存已达到或超过全年销量,如果市场没有转机,造成产品过期退厂,后果将不堪设想。
    亦有报道称,中国农药行业产业集中度低,产品竞争处于同质化阶段,在产品大量出口的同时,企业只获得产品价值链上少部分利润。在当前经济危机愈演愈烈的情况下,资金断裂和产能闲置问题已将许多企业推到悬崖边上。
    在内忧外患的困境之下,我国农药企业之间还存在着低水平重复、低价竞争、低价倾销;出口企业也只能出口原药,大部分利润被国外公司获得,生产企业根本没有多少利润可言。
    在利润降低的同时,政策层面的“噩耗”也不断传来。从2008年开始,国家不断提高农药企业的准入门槛,进一步规范农药市场。大量没有生产许可证的皮包公司将逐步退出农药生产领域。一些不合格的农药标签也正在被销毁。据殷海岭介绍,我国的农药皮包公司总共有数千家,它们全部退出之后,我国农药生产企业将“瘦身”一半以上。殷海岭也由此判定,中国农药行业的重新洗牌已经拉开帷幕。
    对此,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农药行业分析师徐洪志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农药行业的大规模洗牌还需时日。他说:“农药行业的小范围洗牌已经开始了,从中化集团不断加大收购的力度就能看出端倪。但是由于我国农药行业自身的特点(企业规模小、数量多、产业集中度低等),大规模的洗牌在2009年内恐怕还无法见到。”
    徐洪志认为,在今后的洗牌中剩下的应该是规模大、具备创新技术的企业。最先被淘汰的则是那些盲目跟风和缺乏创新的企业。
 
    研发尚待时日
 
    与着急上火的殷海岭不同,北京广源益农化学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秦友山的日子好过了很多。即使在金融危机阴影的笼罩下,秦友山的档期依然安排得满满当当。
    《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在拨通该公司电话时,秦友山表示,他马上要开会,明天还要出差,只能安排几分钟的采访时间。
    据记者了解,北京广源益农化学有限责任公司是由中华化工科学技术研究总院、北京广源资信精细化工科技发展中心等股东共同发起的一家股份制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主要从事新型农药专用助剂的开发、生产、销售以及环保型制剂配方的开发和工艺研究。
    正是由于具备创新机制,在金融危机下,该公司并未受到太大的影响。“我们的产品是非常有特色的,国内外大公司少了我们的产品不行。”秦友山说。
    但是真正具有研发能力的农药生产企业实在不多见。“大部分企业的研发机构都是在对农药原料进行排列组合,通过更换成分及含量来进行所谓的研发。真正靠研究化工合成进行新产品研发的企业并不多见。做得比较好的是南京红太阳[13.90 0.87%],其研发的吡啶系列在国际上很有竞争力。”殷海岭透露说。
    不过,徐洪志表示,按照国内标准来说,我国具备研发能力的企业大概有三五十家;而按照国际标准判断,我国则是一家都没有。红太阳的优势在于销售网络,虽然其研发能力在国内是比较强的,但是与国际水平还相差甚远。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秘书长孙叔宝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农药研发需要大量的投入,而且短时期内不会有明显的效果。就目前的农药生产企业而言,还没有一家具备大量投资的实力。”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有数千家农药生产企业,生产规模普遍较小,年销售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只占总数的17%左右,而年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上的只占30%。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企业只占整个市场份额的不到4%,15家最大农药企业的市场份额仅占25%左右,而世界上前8家农化集团销售额已占到全球农药市场的80%以上。
    对此,孙叔宝认为,我国农药企业目前谈研发还为时尚早,首先要做的是通过不断的兼并重组,培育起几家大规模的农药生产公司,并且进一步规范农药市场,避免低价倾销、低价竞争和低水平重复,让这些逐步做大的企业获得更多的收益。只有这样,农药企业才有可能具备研发的实力。
    另外,也有业内人士指出,我国农药管理中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不够,也是企业研发投入不足的重要原因。很明显,在可以轻易仿制、假冒伪劣泛滥的情况下,企业急功近利的倾向趋强,从根本上削弱了企业研发的动力。
 
    建立退出机制
 
    除了不断兼并重组和加大研发力度之外,农药行业的洗牌还有更多政策层面的工作要做。
    徐洪志提出,我国农药行业的现状决定了我国农药生产企业的力量薄弱,仅靠市场的力量很难完成行业整合。这就需要国家出面来协调,或者出台相关政策、或者直接提供贷款,来扶持建立几家大的农药生产销售集团。
    孙叔宝认为,还需要做的是,提升行业标准、建立监督机制,畅通退出机制。“现在做得更多的是提高准入门槛,但是还缺乏退出机制。如今一些企业拿到生产手续之后,自己并不生产,而是租借、转让给其他生产企业。这样就扰乱了整个农药市场的秩序。”孙叔宝说。他指出,进入农药生产的企业门槛比较高,可能要投入几十万元,但是维持一个生产手续只需要每年花费数百元至2000元的。因此,工信部和农业部在提高准入门槛的同时,还需要畅通退出机制,让不合格的或未能达到某个标准的生产企业退出农药市场。
    另外,一些地方和管理部门对农药市场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执法意识淡薄,再加上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致使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屡禁不止,给守法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了不利影响。因此,国家需要进一步理顺各个管理部门的职责,建立起一个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农药市场。
【发表评论】 打印本文】 【举报】 【关闭】【责任编辑:YanBO】
相关资讯
行情按地区分类
推荐信息
专题信息
热点资讯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2004-2009©版权所有: 农资网,保留一切权利!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和建议,欢迎您E-mail至:ampcn#126.com
客户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术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