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热门:春耕 化肥行情 尿素价格
首页 > 化肥市场 > 正文

中国控释肥料技术已达国际领先水平


农资网 2009年8月13日 17:08 【
近日,由广东省科技厅组织的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控释包膜技术研究"的"控释肥料新技术、工艺及其产业化研究"项目成果鉴定会在山东临沂召开。在本次鉴定会上,由华南农业大学主持,施可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三原圃乐特控释肥料有限公司参加,联合研发的无溶剂原位表面反应包膜控释材料、侧喷旋流流化床及其控释包膜技术和工艺、高效连续化转鼓流化床及其控释包膜技术和工艺通过了专家鉴定。其中,无溶剂原位表面反应包膜材料及其转鼓流化床首次在国内实现了控释肥料的连续化生产,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通过现场考察和听取了课题主持人樊小林教授的工作和技术报告后,鉴定委员会主任、我国著名植物营养与肥料专家、中国工程院刘更另院士与委员会其他专家认为,以植物油为主要原料包衣材料的"施可丰"和"释尔富"控释肥料在生产过程中无需溶剂(溶剂零排放),包膜在土壤中可降解,比普通控释肥的成本大幅降低,解决了当前控释肥料制造成本高、产能低、包膜材料创新相对滞后等问题。

  化肥被称为农作物的"粮食",目前施用化肥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农业生产中使用化肥存在着两个弊端:一是化肥用量大,利用率低;二是化肥施用不合理造成环境污染,农产品品质降低。据统计,我国大田作物氮肥的当季利用率不足30%,每年氮肥挥发、流失造成的损失就达200~300亿元;50%~70%的氮肥进入水体、大气,导致地表水污染、地下水硝态氮严重超标,残留于农田的化肥致使土壤微生物区系变化、严重者导致土壤结构破坏、土壤肥力下降、耕地质量退化。在生态绿化已经成为社会潮流的今天,降低化肥带来的环境污染,保证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新趋势。

  华南农业大学通过研发无溶剂原位反应包膜材料、通过对包膜工艺技术的改造和创新,研制出了全自动化控制的侧喷旋流流化床及其控释包膜技术和工艺、高效连续化转鼓流化床及其控释包膜技术,大幅度提高了包膜效率,降低了能耗。当前,该项目已在山东临沂建成了年产量达10万吨的控释肥料产业化基地,产品在9个省进行推广和应用,累计推广面积近300万亩,取得了明显社会和经济效益。

【发表评论】 打印本文】 【举报】 【关闭】【责任编辑:YanBO】
相关资讯
行情按地区分类
推荐信息
专题信息
热点资讯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2004-2009©版权所有: 农资网,保留一切权利!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和建议,欢迎您E-mail至:ampcn#126.com
客户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术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