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省大部地区雨水偏多,大暴雨频繁,以“两迁”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为主的水稻重大病虫发生早、危害重、面积大。截至7月21日,全省水稻重大病虫发生2121.8万亩次。发生特点一是“两迁”害虫发生范围广,上升速度快,田间虫量大,已在部分地块造成“落塘”、“枯死”,个别田块出现绝收,以东部、南部、中北部发生较重,尤其中北部为历年罕见;二是稻瘟病发病的点较多,优质稻基地发病较重。三是多雨天气影响防治效果,田间残留虫量较高,病原基数较大。当前水稻多处于孕穗期,南部、北部低热稻区处于抽穗期,水稻褐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等中后期重大病虫发生形势依然严峻。
一、重大病虫发生趋势
2009年全省水稻中后期重大病虫将偏重至大发生,主要以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为主,螟虫、纹枯病、稻曲病、稻秆潜蝇、水稻霜霉病等将在局部危害较重,预计发生面积将达1400万亩次左右。
1、褐飞虱:预计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00万亩左右,危害盛期在8月中、下旬,主要在黔南州、黔东南州、铜仁市、遵义市等地出现插花性危害,部分田块将出现“落塘”、“枯死”。依据:①迁入情况:近期黔南、黔东南等地均监测到褐飞虱的持续迁入,迁入量较常年大。如三都县7月6-10日监测到一个褐飞虱迁入虫峰,虫量为24174头,为历年同期的85倍。②田间虫口基数较大。当前田间虫量偏高,已危害全省30余个县市稻区,发生面积73.34万亩次,主要区域为黔南州、黔东南州、铜仁地区、遵义市及西部部分地区,虫口一般1000-2000头/百丛,高的超过10000头/百丛。③气候条件。近期降雨天气较多,不利于田间防治,有利于飞虱的繁殖和虫口基数的积累。据预测,8月上旬将出现降雨天气,有利稻飞虱的迁入降落,不利于田间防治。
2、稻纵卷叶螟:预计第五代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00万亩左右,危害盛期7月下旬至8月上旬。依据:①田间虫卵量高,基数大。第三、四代已累计发生657.81万亩次,一般密度100-320头/百丛,最高密度达1531头/百丛,一般卷叶率20%-40%,高的达100%。如南部的三都、平塘、惠水、长顺等县重发生,一般密度189-460头/百丛,高的1500头/百丛以上,一般卵量200粒/百丛,高的460粒/百丛以上。北部的遵义市普遍发生,田间一般幼虫28500头/亩,卷叶率6.9%-35%,卷叶率5.2%-35%,最高的幼虫66000头/亩,卷叶率80%以上;②气候条件。据预测,8月上旬将出现降雨,不利于稻纵卷叶螟成虫外迁,有利稻纵卷叶螟的就地繁殖危害。
3、稻瘟病:偏重发生,发生面积400万亩次左右。其中:①叶瘟:偏重发生,老病区危害趋重,预计发生面积将达200万亩左右,危害将持续至8月上旬;②穗瘟:偏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200万亩左右,流行盛期在8月中旬至9月中旬。原因:①品种。近年推广的杂交稻组合多数不抗稻瘟病,感病品种仍占30%左右,加之常规感病品种仍占一定比例,利于稻瘟病的发生。②病源菌基数高。目前叶瘟已达中等发生程度,发生面积189.18万亩。各水稻主产区均不同程度发病,北部、东南部和中部的湄潭、雷山等老病区受害较重。一般病株率8%-22%,最高达100%,一般病叶率10-35%,最高达100%,已出现“枯塘”现象。③气候条件。据预测,水稻抽穗期8月上中旬将会出现阴雨天气,有利于穗瘟病的发生流行。
4、水稻螟虫(二化螟、三化螟、大螟):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50万亩左右,以二化螟、三化螟为主,在部分稻区造成“白穗”。前期螟虫在我省东部大部、北部和西部的早栽田危害较重,一般枯鞘率为10%,局部田块高达45%以上。
5、纹枯病:偏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250万亩左右,流行盛期在水稻孕穗以后,以黔东南州、铜仁市和遵义市等地低海拔稻区的高肥田发病重。
6、稻曲病:中等发生,预计发生面积约150万亩,流行盛期在8月下旬至9月中旬。
7、稻秆潜蝇:第二代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150万亩左右, 8月上旬在部分稻区造成危害,出现“花白穗”。目前第一代已发生74.5万亩,大部稻区均有发生,一般被害株率35%,最高100%。
此外,稻蝗、赤斑黑沫蝉、稻苞虫、水稻霜霉病以及细菌性、病毒性病害等在局部稻区将造成一定危害。
来源:贵州省植保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