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美向世贸组织提出的申诉中,黄磷赫然在列。欧盟指责中国针对黄磷的出口限制措施,包括提高关税、出口配额等让欧美的下游产业蒙受损失。欧洲化工业界声称,中国对黄磷出口征收120%关税的政策,让欧洲企业购买1吨黄磷的成本比中国国内的企业要多花近2500美元。
但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副秘书长王佩琳等业界专家认为,黄磷行业属于典型的“两高一资”行业,国家限制黄磷产能的过度膨胀和快速出口,其合理性是勿庸置疑的。
黄磷是国家战略性物资,也是重要的基础工业原料,主要用于生产磷化工产品如磷酸、三聚磷酸钠等。我国生产黄磷消耗的磷矿资源占总量的10%左右。据王佩琳介绍,中国2005年磷矿基础储量为130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26%。可以说,中国不缺磷矿资源,但我国磷矿富矿少,中低品位矿多,保护和利用好宝贵的磷矿资源意义深远。
据了解,生产1吨黄磷需消耗磷矿石近10吨(以25%品位的五氧化二磷计),平均需耗电14000~15000千瓦时,耗煤1.6~1.9吨,总能耗折合标准煤约3.6吨。此外,黄磷生产的污染物排放也比较多,生产1吨黄磷排放的尾气约3000立方米,其中一氧化碳占90%以上,此外还含有硫、磷、氟和砷等多种污染成分,难以治理。正因如此,磷矿资源基础储量居世界第四位的美国,自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就全部停产黄磷,此后英、俄等国也相继停止了黄磷的生产。目前,世界上只有中国、哈萨克斯坦、印度和巴西等少数几个国家还在继续生产黄磷,而中国的产量更是占到全球总产量的75%以上,出口市场主要集中于日本、欧盟和印度。
事实上,由于行业准入门槛低,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黄磷产能急速扩张,截至目前全国总产能已达到近200万吨/年,而国内需求仅80万吨/年,出口成为化解严重过剩产能的主要途径。但“两高一资”的黄磷产品大量出口让国内承受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压力,为此2005年以来国家相继采取取消出口退税、加征出口关税、实施出口配额和实行差别电价等调控措施来紧缩黄磷出口、控制黄磷产量。2008年5月,国务院决定自当年5月20日起至年底,首次对黄磷加征100%的特别出口关税。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为稳定外需市场,国家相继两次大幅调低了出口关税。今年6月22日,国家再次作出调整,决定从7月1日起取消黄磷的特别出口关税,出口关税从70%下调至20%。欧盟此时提出对中国限制黄磷出口的申诉,更是站不住脚的。
国家大幅下调黄磷出口关税,对于扭转磷化工行业的低迷局面虽构成短期利好,但从长期看,为保护环境、维持黄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对国内黄磷总产能进行调控。在王佩琳等专家看来,要彻底解决矛盾实现黄磷行业可持续发展,必须练好四项基本功。
——实现尾气的综合利用。黄磷尾气综合利用有三种途径,一是当作燃料,用作锅炉的热源;二是经过净化用来生产甲酸钠、甲酸等产品;三是经过深度净化用来生产甲醇等碳一系列化学品。据了解,以前黄磷尾气都被点天灯烧掉,既浪费了大量有用的资源能源,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而如果用这些尾气来生产甲酸钠,每吨黄磷的成本可降低2000元,如果尾气经深度净化用来生产高附加值产品,每吨黄磷的成本甚至能降低4000元。据悉,针对国内黄磷生产,环保部即将出台强制性排放标准。此外,国家最近发布的黄磷行业新建项目准入条件,要求能耗指标必须低于每吨黄磷耗标准煤3.2吨,尾气综合利用率必须大于90%以上,已建成的项目经过技术改造也必须达到这个标准。
——加快磷渣综合利用。每吨黄磷副产磷渣近10吨,即使堆存处理也会造成污染,而如果用磷渣来生产水泥,每吨黄磷的成本能再降低400元。
——严控并淘汰小规模装置,新建黄磷项目的单线装置产能必须在1万吨/年以上。小规模黄磷装置由于尾气排放口多,不利于综合利用。按照国家今年出台的政策,产能5000吨/年以下的装置必须淘汰,而在一些地方,3000吨/年甚至1000吨/年的装置仍有不少。
——应争取电、煤、磷矿一体化,延长产业链,从低端产品向中高端产品转变。我国大部分磷化工企业产品单一,缺乏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少。而在国外黄磷精细产品中,用磷化氢进行黄磷精制后产出的黄磷主要用于电子工业,销售价格是国内现有黄磷市场价的10倍。目前,我国企业已在深加工方面有了可喜的进步。据湖北兴发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六偏磷酸钠等精细磷化工产品正逐渐成为该公司的主导产品,其食用级、医药级和电子级等高附加值产品已占总产品数的50%以上,单位产品的附加值不断递增,抗风险能力随之增强。此外,据王佩琳介绍,电费约占黄磷总成本的60%。为此,国内黄磷企业相对集中的云、贵、川等西南地区的企业,可利用当地丰富的水力资源发电来生产黄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