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行业又面临困境了。在这个当口,有关企业又把目光投向出口,期待像以往那样通过出口来化解眼前的困难。但笔者认为,化肥企业应该明白,在目前的形势下,再指望出口已经不现实了。
从宏观上来说,化肥行业一向被认为是能源和资源性行业,大量出口化肥就意味着出口能源和资源。这与政府目前实施的保护能源和资源的宏观政策相左。因此,政府不大可能大力鼓励企业出口化肥。再说了,现在化肥价格形成机制已经改了,价格放开的同时还暂时保留了优惠政策,政府已经不“欠”化肥企业什么了,更难以在出口上帮化肥企业一把了。
当然,有人会说,现在国家正在千方百计扩大出口以拉动经济增长,化肥多出口一点也是为宏观经济服务。国家要扩大出口是不假,但加大化肥出口对国内经济的拉动作用并不大。2008年中国GDP总量超过30万亿元,而化肥全行业的产值不足3000亿元,占全国GDP总量不足1%。在以往化肥出口最多的年份,出口量也不到化肥生产总量的10%。显然,化肥就算是出口到最高量对整个经济的拉动作用也有限。
再说了,造成化肥企业目前的困难形势的主要原因是产能过剩。有统计显示,就在困难局面下,化肥行业投资依然过热。2009年一季度化肥行业投资同比仍大幅增长55.1%,新开工项目230个,同比增长60.8%。一边是产能大量过剩,另一边又要求国家支持出口,这不是明摆着要通过出口保护落后产能吗?估计国家不会干这事。
而从市场情况来说,出口也难以化解化肥企业的困局。从目前中国化肥出口量价齐跌和化肥进口量小幅回升来看,国内国际化肥市场形势与前两年相比已经发生了逆转,中国化肥出口国际市场的优势并不明显。就算是国家给政策,恐怕化肥也出不去。
看来出口是不能指望了,化肥企业还是在国内市场上多想想办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