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磷肥工业协会中国硫酸工业协会消息:5月20~22日,全国磷肥、硫酸行业第十七届年会暨两协会五届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在杭州成功召开。磷肥、硫酸生产企业,设备制造企业、各地方协会、科研院所及媒体共计200多家单位、300多人参加了会议。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精神,总结磷肥、硫酸行业2008年的工作和经验,分析行业经济运行态势,明确磷肥、硫酸行业振兴工作的重点,安排部署2009年的主要工作,抓住机遇努力拼搏,坚定信心共克时艰,引导企业稳步度过当前的困难时期。
中国磷肥工业协会理事长武希彦向大会做了工作报告。他以大量详实的数据总结2008年行业所取得成绩,他指出,这些成绩是在年初国际能源、粮食价格上涨的背景下,随着国际硫磺、钾肥价格一路飞涨,导致磷复肥生产成本和价格不断提高,我国政府为了保证国内需求,在实行化肥价格管制的同时,几次调整关税,禁止了化肥出口;下半年因国际金融危机暴发,严重影响实体经济,随着国际硫磺价格跳水,高价原料高价肥造成重大损失的极端困难环境下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应当认真总结和珍惜。在分析当前行业面临着国内外市场需求萎缩、供大于求矛盾突出,企业库存增加、价格大幅下跌,行业经济效益下滑,生产经营困难的形势时,他强调指出:磷肥行业近些年来积累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已严重的制约了行业的健康发展,如产能过剩、一些地方还在盲目发展,硫钾资源短缺、进口依存度高,产业集中度分散、低水平重复建设,资源利用率低、节能减排压力较大等。这些矛盾和问题无论是从应对当前危机、克服目前的困难,还是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角度看,实施产业调整已显得愈发必要。因此,在安排2009年的工作目标和重点工作时他提出,一方面协会要加强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形势,及时将行业状况、动向和需求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尽力为行业发展争取国家优惠政策扶持。另方面希望企业在立足国内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循环经济与技术创新,延伸磷化工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使资源利用达到最大化,环境污染的最小化,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争取消化去年结转过来的亏损,使全行业实现盈亏平衡,要坚定打好今年行业攻坚战的信心,为行业今后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中国硫酸工业协会理事长齐焉在她的工作报告中指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在扩散蔓延,对中国实体经济影响尚未见底,在诸多可变因素下,实难预测2009年我国硫酸行业形势。按照磷复肥行业发展最顺利的情况预测,2009年化肥消费硫酸量将大于2008年,约增长8%,而化肥以外工业消费硫酸量将很难增长。关于国际硫磺价格的后市行情,齐焉表示,根据各方面权威预测,世界硫磺供应将长期过剩,同时世界肥料市场回升形势缓慢,因此,2009年世界硫磺价格将在低位运行。她要求硫酸行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实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行业,改变以扩大规模为主的发展模式,控制新上项目,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继续在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机制创新上下功夫,使整个行业迈上一个新台阶。她强调,硫酸行业需要以高科技、高新技术和装备来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加快走出困境。
会上,中国磷肥工业协会高级顾问张永志就磷肥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重点方向等方面给出了相关解读。他强调,结构调整的方向是提高中低品位磷矿利用率,增加磷资源保证度;加大对磷石膏的综合利用;延长磷肥产业链,改善经济效益。同时调整产品结构,研发磷肥新产品;调整企业结构,组建几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结构调整要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提高市场竞争力。
在接下来一天半的会议交流中,有28位与会代表分别就行业现状分析、对策与发展前景、发展循环经济、延长产业链、测土配方与科学施肥、技术创新和营销战略创新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和讨论,共同探寻我国磷肥、硫酸行业健康发展的途径。
与会代表一致表示,今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磷肥、硫酸行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但也要充分认识到危机中蕴藏着重大机遇。随着国家扩大内需保增长、调整和振兴石化产业、增产千亿斤粮食等各项综合措施的加快实施,化肥刚性需求是长期存在的,稳定和提高农资产品的保障能力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行业必须尽快摆脱困境是我们共同的迫切愿望。代表们一致认为,《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为化肥行业产业结构调整指明了方向,今后必须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上大压小、产能置换等方式,建立产能退出机制,淘汰技术落后、资源利用不合理的产能;转变传统的规模扩张发展方式,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自主知识产权、自主核心技术推进产品的升级换代,以先进适用的技术改造现有装置,不断提高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实现行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