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近年来,国内外钾肥价格飙升并不完全建立在市场供求基础上,也并非完全因需求增长带动。
去年,在前几年连续涨价的基础上,BPC销售联盟将销往中国的钾肥离岸价陡然拉升400美元/吨。
而即使在这一年,世界钾肥的总供应依旧大于总需求。对于脱离市场规则的狂涨,一些民间人士呼吁,面对世界“资源寡头”垄断,中国应该有更充分准备。
尽管近年来中国、印度、越南、巴西等新兴市场的钾肥需求在不断上升,但世界并不缺钾肥。
国际肥料工业协会(IFA)的数据显示,2008年全球钾盐总供应为35544千吨K2O,总需求为33302千吨K2O。
据IFA预测,2007年至2012年阶段,全部钾盐生产国的钾盐产能均将有所扩大,2012年,全球钾盐产能将达5030万吨,在2007年基础上增长22%,而同期全球钾盐需求仅为3660万吨。
尽管国际钾肥生产巨头以限产保价的方式维持钾肥高价,但市场供求规律却在以其特有的方式发挥作用。
据有关报道,4月底,我国钾肥市场行情基本有价无市,今年一季度,全国复合肥用量同比减少22%,对钾肥的需求相应减少30%。
主要原因为,东北和西北地区今年出现直接施用磷酸二铵替代复合肥的情况,对钾肥市场造成很大冲击,再加上国家鼓励秸秆还田、施用有机肥和推广测土施肥等因素,今年钾肥需求量将比上年大幅下降几成定局。
与此同时,新疆罗布泊120万吨/年硫酸钾项目建成投产,2009年我国钾肥总产能将增至450余万吨,钾肥资源猛然间增加,钾肥供求格局和行情难免受到影响。
导致国内钾肥供求关系发生变动的还有进口因素。近几年,钾肥年年进口都有结余,且结转量日益加大,2008年结转到2009年的钾肥高达680万吨,仅此一项就可基本满足今年的钾肥总需求。如果加上国内超过400万吨的年产量和今年前期的进口量,即便现在开始1吨钾肥都不进口,两年之内满足国内钾肥需求也不成问题。
此外,今年北美农场主钾肥施用量比原来减少40%。目前,北美钾肥生产商及批发、零售商的钾肥库存约450万-500万吨,短期基本面疲软,国际市场钾肥行情下行压力日益彰显。印度方面与钾肥巨头谈判时,曾提出将钾肥价格直降至200美元/吨的要求。
事实上,白俄罗斯钾肥公司3月初将巴西下一季度的氯化钾到岸价下调,主要压力源于印度政府将减少对农民使用钾肥的补贴。
过去五年,印度肥料补贴从40亿美元上升至2008年的250亿美元,占政府财政赤字的比例高达85%,印度政府已不堪重负,今年4月开始,印度将实行新的补贴标准,这将大大减弱国际市场对钾肥的需求。
目前,受国内需求疲软和库存较充足双重压力,谈判中国际钾盐巨头将面临巨大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