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春以来,小麦条锈病在西南地区持续扩展,程度加重;随着气温逐渐回升和旱情逐步解除,陇南和陇中、陕南和关中、鄂北、豫南等地病情陆续显现。截至3月16日,全国小麦条锈病发生面积达1066万亩,涉及四川、云南、贵州、重庆、陕西、甘肃、湖北、河南、新疆9省(市、区)的325个县(市、区)。
当前西南地区仍为小麦条锈病重发区域,发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86.7%,呈现范围广、病点多、流行快的特点,早发地区已呈偏重发生态势,迟发区域达到偏轻至中等发生水平。其中,四川已进入春季流行高峰期,有21个市(州)的124个县(区)见病,主要发生在涪江、岷江、沱江、嘉陵江和安宁河流域,发生面积445万亩。云南全省14个市(州)93个县(区)普遍发生,发生面积244.3万亩,总体病情已趋于稳定,东北部地区仍在扩展;全省平均病田率6.5%-32.5%,平均病叶率8.5%-35.1%。贵州发生面积192.8万亩,近期病情扩展快,发生范围涉及9个市(地、州)的41个县(市、区),已从西南部蔓延至中部和东北部,扩展时期较往年早30天左右,全省平均病叶率13%-52%。重庆发生42万亩,共有21个县(区)见病,在渝西、渝中、渝东北低海拔区域进入流行扩散阶段,渝东南为点片发生;全市平均病田率25%,病叶率7.5%。
3月中旬以来,陕西南部和关中、甘肃南部和中部、湖北北部和西部、河南南阳等区域小麦条锈病情进一步发展,其中冬繁区明显加重、越冬区加速显症,对江淮、黄淮海广大东部麦区已构成较大威胁。以上四省发病面积达141万亩,比2008年和2007年同期分别增加69万亩和31万亩;发病县(市、区)数46个,与2007年同期相同,比2008年同期多29个。陕西发生面积80万亩,陕南汉中、安康、商洛和关中宝鸡、西安的19个县(区)见病。其中,汉中市宁强、勉县、略阳部分麦区已开始流行,病田率接近50%,病叶率达11%;安康、商洛等地点片发生;关中中西部5县见新鲜病叶,见病时间和发生程度明显早于和重于上年,接近2006、2007年同期。甘肃发生面积25.9万亩,比上年同期增加176.7%,涉及陇南和陇中的3市14县(区);其中文县川坝区普遍发生,陇南其余地区、天水、定西的半山、浅山和川坝区大部零星发生,主要以单片病叶为主,个别地块有发病中心。湖北已在襄樊、十堰、荆门、恩施和宣恩5市12个县(市、区)见病,比去年同期增加7个县(市、区),见病面积约36.4万亩,比去年同期增加2倍;全省平均病田率为14.7%,以点片发生为主。河南于3月12日在南阳市唐河县发现1个发病中心(品种为西农979),面积1m2,中心内有23片病叶,严重度10%-40%,以中下部病叶居多,全省病情始见日比2008年早40天。新疆也在喀什地区麦盖提县见病。
据监测,3月上中旬,湖北、河南、陕西、甘肃等冬季旱情严重的冬麦区有2次明显降水,土壤墒情显著改善,除促进小麦苗情转化外,也利于病情发展和显症。据国家气象中心预测,3月中下旬,西北地区和西南部分地区气温偏高,其余大部地区与常年持平,黄淮、江淮和四川盆地大部降水量接近常年同期或偏多3~5成,天气条件有利于西南、陕南等地病情的扩展蔓延,陇南和陇中、关中、鄂北、鄂西、江汉平原北部、豫南地区病情将进一步发展和显现,对东部主产区小麦安全生产的威胁加重。
鉴于小麦条锈病在西南地区大发生、在汉水流域早发重发的严峻形势,各地植保部门应高度重视小麦条锈病发生动态监测,西南、西北等地要密切跟踪病情发展动态,为科学防控提供准确信息;江汉、江淮、黄淮等地要加大调查范围和调查频率,及时发布病情预报,坚持“带药侦察,发现一点,防治一片”,尽早做好防控准备,力争将病情控制在流行初期。
来源:病虫害测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