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185%的尿素新关税政策在各方关注中突然出台。在不到两周的时间内,尿素批发价格北方地区从每吨2400元迅速下降到2150元左右,南方地区从2500元迅速下降到2300元左右;尿素主流出厂价从2300元甚至跌破到2000元以下,并呈进一步惯性下滑的趋势。
首先,新关税出台的时间耐人寻味。4季度185%的尿素新关税出台的时间比4月20日特别出口关税的截止日期9月30日提前了整整一个月,虽然7、8月份市场上就传出要再增加关税的消息,但政策出台的时间之快还是超出了大部分人的想象。其次,新关税严控尿素出口的意图十分明显。4月20日特别关税出台后尿素出口量大幅下滑,5~7月尿素出口分别为53.3万吨、23.3万吨、13.6万吨。传统上,4季度是用肥淡季和冬储期,此前市场上曾有观点一厢情愿地希望政府在淡季适度放松出口。实际情况恰恰相反,政府反而提高了关税,新的关税直指尿素,封堵出口,以防止国内外尿素价差扩大重新刺激尿素出口,造成国内尿素短缺。
当前尿素市场分析及后市判断
目前,除局部地区因秋季施肥存在一定需求支撑以外,大部分地区经销商拿货积极性不高。国庆节前后尿素市场将处于一段观望期,工厂面临的困境将陡增,而三季度结束后市场才刚进入漫长的淡季,现在已经能感觉到尿素的冬天寒气逼人。今后一段时间内尿素价格还将呈进一步下滑态势,理由有:
1.尿素出口完全受阻。前期尿素高价格的支撑主要是由于大量、集中出口的拉动作用,但185%的高关税实施后,尿素出口的大门将关得更紧。在没有了出口之后,国内尿素供大于求的供求关系将真实地反映在价格上,成为拉低尿素价格回归理性的核心动力。而四季度开始国内进入施肥淡季,尿素需求量锐减,供需失衡的局势将更为严峻。
2.尿素国内竞争加剧。尿素是化肥中同质化程度最高、流动性和商品属性最强的品种,且生产企业众多,市场竞争最为充分,因此确保销货和收款、维持现金流是尿素生产企业生存的第一要务。在出口阻断之后,国内市场是尿素企业的唯一出路,大量货源集中投放,而市场又处于淡季,无法分流销售,只能依靠储备来消化。为了尽快回笼资金、维持生产,价格将是生产企业唯一的竞争手段,特别是随着尿素新建产能的释放,国内尿素供过于求的失衡局面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还会不断加剧。
3.成本压力得到缓解。去年以来不断上涨的煤价推高了尿素生产成本,是尿素价格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今年8月份以后,国际、国内大宗商品出现一轮较大幅度的向下调整,石油、煤炭等能源价格回落,尿素生产成本压力得到一定的缓解。由于尿素是完全竞争商品,长期内成本会成为价格的支撑,但短期内在供求关系失衡的剧烈冲击下,尿素价格完全有可能跌破成本价。因此综合考虑尿素供求关系和成本因素,本轮调整后新的尿素价位将会在1900元/吨左右,这也可能是冬储新的基准价格。
尿素企业该如何应对
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尿素生产企业特别应抓住淡储的机会,与承储企业联手,以避免受到市场的过度冲击。对于众多中小尿素生产企业,尤其要重视回笼资金,流动资金解决得好才能挺过目前的难关。
当前而言,成本、粮食价格和明年不明朗的出口形势是影响尿素价格短期走势的主要因素。广大经销商要及时关注市场动态和政策走向,既要避免高位接货导致的损失,也要及时抓住下跌底部的机会。有消息称10月份后粮食价格可能会适当提高,这对化肥将是一个重大利好。在出口方面,185%(9月份),175%(10~12月份)关税执行到今年底,在如此高的关税水平下,明年初关税维持不变或向下调整的可能性要高于再次调高的可能性。那么,为了保证明年春耕期间有货可卖,经销商应该有选择性地购进、储备货源。目前来看,1900元/吨将是一个阶段性底部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