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随着能源及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化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小氮肥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河北辛集化工集团化肥有限公司却通过抓成本目标管理,连续两年利润超过2000万元。那么,这个在同行眼里身单力薄且非常大众化的小氮肥企业的成功之道是什么呢?
开罚单搞攻关降低消耗
2007年11月底至2008年1月,由于煤炭供应紧张,加上对技改搬迁的造气炉技术指标把握不够等原因,辛化化肥公司的设备故障率明显增加,消耗指标直线上升,月度利润下降2/3。2月18日,辛化化肥公司厂务公开栏里贴出了2008年的第一张罚单,涉及人员52名,累计罚款金额达10436元。
为降低烟煤消耗,2008年的大年三十,辛化化肥公司组织员工进行造气放空气回收网络配风调试,整个锅炉炉膛温度平均上升了40℃,产汽量大幅增加;大年初一,公司进行了劳动纪律和安全生产综合大检查,消除麻痹大意思想;大年初二,又分别召开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会和公司班子会,围绕减负、创收、增效进行具体的工作安排;大年初三,为提高该网络的产汽能力,保持最佳状态,组织相关人员对该网络吹灰装置进行技改,使烟煤消耗由40吨降至18吨以下,仅此一项,每月可降低成本30万~40万元。
同样在2月份,在员工的共同努力下,生产被动局面全面扭转。与1月份相比,2月份吨氨烟煤消耗下降35%,白煤消耗下降10%,吨氨成本下降8%,仅两煤消耗下降及成本下降创收就达65万元,实现效益提高125%。
合成氨扩能靠修旧利废
近年来,辛化化肥公司一直在进行合成氨的技改扩能,使合成氨产量从2000年的1.5万吨增长到2007年的4万吨。在多年的合成氨技改扩能过程中,该公司始终遵循这样一个原则:在确保质量、手续齐全的前提下,能自做的不购进,能买旧的不买新的,坚持低价购进旧设备与自行加工相结合,加快原有设备的更新改造,在购置设备及修旧利废中降低成本、节约资金。
据不完全统计,自2000年至今,在合成氨重大技改扩能过程中,辛化化肥公司自己制作设备310件套,加上积极购进旧设备,已累计节约资金100万元。
抓大不放小把好原料关
做好煤炭采购和管理工作对化肥企业至关重要。为加大进煤质量监管,并解决使用车间与煤炭科日常关于煤炭质量的扯皮,辛化化肥公司改革了煤炭进货制度,由原来的经理及煤炭科科长总负责,改为主管生产的副经理、煤炭科正副科长及供气车间正副主任组成验煤小组总负责,车车检验,共同验收签字。
同时,在煤炭管理上,该公司认真控制煤炭库存数量,尽可能减少风化,降低入炉煤成本。该公司还对白煤、烟煤、电、维修费、油5个单项指标进行细化,并与职工交纳的风险抵押金挂钩,让每名职工都成为节能减排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