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热门:春耕 化肥行情 尿素价格
首页 > 农药市场 > 正文

经销商深陷农药标识迷局


农资网 2008年7月15日 12:57 来源:农资导报 【
农药品种多样,标识繁多,过去常常让刚入门的经销商“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当去年农药取消商品名、一律改用通用名的规定一出台,引得不少经销商拍手称好。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同样让农药经销商深陷迷局。
    近日,江西抚州的农药经销商吴先生告诉记者,虽然厂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统一了通用名,但是在实际进货过程中,他发现许多厂家在助剂标识上玩起了花样,有的助剂成分标识不清,只标明主要成分,却忽略了次要成分,而有的则出现标识重复现象。这在进货过程中就让不少经销商犯起了迷糊。因此吴先生希望生产厂商能够实实在在地标明助剂成分,也让经销商和消费者心里有个底。
    在经营农药的过程中,经销商应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众所周知,农药是一种特殊的商品,相对于肥料而言复杂得多,因此更需要经销商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在经营过程中不断摸索总结。吴先生表示,农闲时节他常常到田头指导农民,在经营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农药品种总结出了一套详细、通俗、实用的农药使用方法传授给当地农民。但他告诉记者,当地不少小规模的农药零售商常常在田间地头“打游击战”,虽然能够给农民赊销购买,但是这些农药产品在质量上往往无法过关,不少农民施用之后收效甚微。
    对于今年上半年的经营状况,吴先生表示,目前的市场已经越来越难做了。据介绍,该市位于江西省东部,东邻福建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当地土地耕种面积不断减少,抛荒现象屡见不鲜,许多农民选择外出打工,无暇顾及种地,原本种双季稻现在已改种单季稻,现在主要以中稻为主。此外,吴先生认为当地的补贴存在着不合理的情况。他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一个村通常20多户人家,国家每年给予的补贴在每亩地140元左右,无论留守当地种田还是外出打工的人员,按照平均分配,多多少少都能拿到一定的补贴,这就挫伤了一部分在家务农的农民的积极性。经销商建议,能否适当增加留守当地种田的农民的补贴,这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尤其是在近期农资价格上涨迅速的情况下,这一问题的解决尤为迫切。
【发表评论】 打印本文】 【举报】 【关闭】【责任编辑:YanBO】
相关资讯
行情按地区分类
推荐信息
专题信息
热点资讯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2004-2009©版权所有: 农资网,保留一切权利!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和建议,欢迎您E-mail至:ampcn#126.com
客户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术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