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热门:春耕 化肥行情 尿素价格
首页 > 植保资讯 > 正文

山东省2008年玉米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意见


农资网 2008年6月16日 15:12 【

预计今年玉米病虫草害将中等偏轻发生,与常年相当。其中,玉米蓟马、杂草中等发生, 一代玉米螟局部地区偏重发生。玉米粗缩病偏轻发生,但重于常年,套播玉米田中度发生,局部地区大发生。苗枯病和褐斑病发病较重。玉米丝黑穗病局部地区发生较重。玉米叶斑病、玉米穗虫、玉米蚜、玉米红蜘蛛以及二、三代玉米螟偏轻发生。综合分析今年影响玉米病虫害发生形势的主要因素,一是当前种植的玉米品种一般对玉米叶斑病等多种病害抗病性较好,但某些品种对苗枯病、丝黑穗病、黑粉病和褐斑病抗性较差。二是部分病虫源基数较大。去年玉米褐斑病、玉米粗缩病和玉米蓟马发生较重,特别是玉米粗缩病是近年来发病面积最大,发生程度最重的一年,因而存在大量的毒源。三是耕作栽培方式的改变对某些病虫发生有利。玉米秸秆还田有利于丝黑穗病的病原菌积累,播后大水漫灌有利于病菌传播。粮菜间作和接茬,特别是大蒜、马铃薯等与玉米接茬,更有利于粗缩病、蓟马的发生。四是近年来夏季降雨较多,杂草发生较重。

今年要以玉米重大病害粗缩病,以及玉米丝黑穗病、玉米蓟马和杂草防治为重点,兼治多种病虫,抓好播种期、苗期和穗期综合治理,确保玉米丰产丰收。

一、加强监测,及时预报

监测预报是做好综合防治工作的关键。各市、县要采取系统调查与大田普查相结合的方式,准确掌握病虫草发生动态。从玉米苗期起,要固定专人进行病虫草调查和信息交流,及时发布信息和预报。乡镇、村测报点要搞好“二查三定”。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电报、电话、互联网等形式扩大和加快病虫信息的传递,抓住防治适期,及时组织防治。

二、科学防治,保障效果

(一)采取有效农业措施,提高玉米对病虫草的控制能力

1、选种抗耐病良种。鲁单981、鲁单984、泰玉2号、鲁单50、农大108、郑单958、中原单32等高产品种较抗弯孢菌叶斑病、锈病、黑穗病、黑粉病等病害,其中鲁单50、鲁单981、鲁单984、农大108等较抗玉米粗缩病,可因地制宜地选种。

2、加强健身栽培。大力推广精耕细作、适时播种、平衡施肥技术。每亩用硫酸锌1.5~2公斤作种肥,对玉米茎基腐病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玉米播种前,及时销毁或封存玉米秸秆可显著减少玉米螟、叶斑病等病虫源。实施小麦秸秆盖田具有保墒节水和减轻草害发生的作用。

(二)大力推广化学除草技术

化学除草省工、省时、效果好,应大力推广。可在播后芽前,亩用50%乙草胺乳油100~120毫升或40%乙莠水150~200毫升兑水30~50公斤喷地面并松土防治。苗后茎叶处理,可亩用4%玉农乐胶悬剂75毫升茎叶喷雾,或亩用20%克无踪水剂120~150毫升兑水30~50公斤,在玉米苗高达30厘米时定向喷雾防治,对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均有良好的防效,注意不要喷到玉米植株上。

(三)做好各生育期综合治理

1、播种期 播种期预防的病虫害主要有粗缩病、丝黑穗病、苗枯病和地下害虫等。

(1)玉米粗缩病 是由灰飞虱传毒的病毒病,目前尚无特效药剂防治,一旦发病对产量影响极大。因此,要坚持治虫防病的原则,采取减少灰飞虱虫源和做好传毒昆虫防治等措施,力争把传毒昆虫消灭在传毒之前。首先在玉米播种前清除田内、田边、沟边杂草,精耕细作,以减少虫源。适当调整玉米播期,使玉米苗期错过灰飞虱的盛发期。要合理安排种植方式,加强田间管理,及时追肥浇水,提高植株抗病力。结合间苗定苗,及时拔除病株,以减少病株和毒源,严重发病地块及早改种。其次是在玉米出苗前进行药剂防治。可亩用10%吡虫啉10克喷雾防治,灰飞虱若虫盛期可亩用25%捕虱灵20克防治,同时注意田边、沟边喷药防治。上年发生重的地方,要选用内吸性杀虫剂拌种或包衣,可用70%高巧按种子量的0.6拌种或包衣。

(2)苗枯病和丝黑穗病苗枯病是由镰刀菌引起的真菌病害。近年来,含齐319自交系的品种如鲁单50、农大108 等发病较重,特别是制种田,应采用药剂拌种防治,可用2% 立克秀或50%多菌灵按种子量的0.2%拌种预防。防治丝黑穗病可用2%立克秀或20%粉锈宁分别按种子量的0.2%、0.5%拌种预防。

(3)地下害虫可用40%甲基异柳磷按种子量的0.2%拌种防治,还可兼治灰飞虱、玉米蚜等害虫。

各种病虫混发且发生较重的地块,可用以上对路药剂混合拌种防治。

2、苗期 苗期发生主要病虫害有二代粘虫、玉米螟、红蜘蛛、蓟马、稀点雪灯蛾等。其防治指标是:二代粘虫玉米2叶期百株10头,4叶期百株40头,玉米螟为花叶株率10%,稀点雪灯蛾为每平方米5头。

防治玉米螟可用3%辛硫磷颗粒剂每亩250克加细砂5公斤施于心叶内,可兼治玉米蓟马。防治二代粘虫和玉米蓟马可用50%辛硫磷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2000倍液喷雾防治,可兼治玉米蚜和稀点雪灯蛾。

3、穗期 此期是多种病虫的盛发期,主要有玉米蚜、三代粘虫、叶斑病、茎基腐病、锈病等。其防治指标为,玉米蚜百株1.5万头,三代粘虫直播玉米田百株120头,套播玉米百株150头,玉米穗虫百株30头,大、小叶斑病和弯孢菌叶斑病均为抽穗前后病叶率10%~20%。

防治弯孢菌叶斑病可用50%百菌清、50%多菌灵、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喷雾、大小叶斑病可用40%克瘟散、50%多菌灵、75%代森锰锌等药剂500~800倍液喷雾,褐斑病可用50%多菌灵、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喷雾防治,摘除老叶病叶,也可减少菌源和降低田间湿度。在玉米锈病发病初期,可用20%粉锈宁乳油每亩75~100毫升喷雾防治。玉米穗虫可用90%敌百虫800倍液滴灌果穗防治,玉米蚜可用50%辟蚜雾每亩8~10克或10%吡虫啉每亩10~15克对水45公斤喷雾防治,三代粘虫可用50%辛硫磷1000倍液喷雾防治。

(四)注意保护利用天敌控制害虫 

玉米不仅是多种害虫发生的作物,而且也是多种天敌栖息繁殖的场所,保护好玉米田天敌不仅有利于控制玉米害虫,而且为翌年害虫天敌繁殖提供更多虫源,应注意保护利用。一是当玉米螟卵寄生率60%以上时,可不施药而利用天敌控制危害。二是当益害比失调,可采用生物防治技术。亩用100~150毫升Bt乳剂加细沙5公斤制成菌沙施于心叶内,可有效防治玉米螟。

三、加强领导,落实措施

各地要高度重视,切实做好玉米病虫草害防治工作。及早制定防治方案,落实防治措施。要结合粮食高产创建活动,抓好玉米病虫草综合防治示范工作。大力开展专业化防治,积极组建各种形式的专业化防治组织,在杂草、玉米螟、黏虫等重大病虫防治中、充分发挥专业化防治快速高效的优势,提高防治速度和质量。同时要做好技术指导和宣传发动工作。利用多种形式传递病虫发生信息防治技术,深入田间指导防治,确保玉米高产优质。

【发表评论】 打印本文】 【举报】 【关闭】【责任编辑:YanBO】
相关资讯
行情按地区分类
推荐信息
专题信息
热点资讯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2004-2009©版权所有: 农资网,保留一切权利!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和建议,欢迎您E-mail至:ampcn#126.com
客户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术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