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现状:企业库存增加价格继续走低
5月份以来,全国各地春耕接近尾声,化肥市场需求开始逐步减少,部分化肥品种价格涨幅已有所回落。化肥特别关税的影响及用肥旺季的推移对市场的作用开始显现。
5月份,国内氯化铵市场的主要特点为:价格快速杀跌后平台整理、用户观望情绪上升、产品发运不畅、部分企业库存上升。
4月底5月初,全国氯化铵价格有一波较大幅度的下跌,受尿素市场企稳反弹的影响,5月中下旬氯化铵显现构筑平台整理迹象,目前华东、华北、山东等地市场主流价格没有再继续深幅下滑,多数企业干铵出厂价维持在1150—1250元/吨左右。但西南地区的市场情况大为不同,“五一”节前后,受个别新建大厂使用低价策略抢占市场的影响,农用氯化铵价格下行速度开始加快,市场一度出现了恐慌性抛盘的局面,大有兵败如山倒之势,直到5月下旬,市场还没出现止跌企稳迹象。从交易价格来看:湿铵的主流到站价从4月份的1200—1250元/吨迅速滑落到目前的980—1000元/吨左右;干铵价格下滑更加迅猛,主流到站价已跌至1180—1250元/吨,部分地区甚至跌破1150元/吨,下滑的幅度和速度都是近年少见的。在目前西南各氯化铵生产厂家库存普遍不高的情况下,价格反而下滑不止,让人更加感到迷茫。至5月底,氯化铵价格已下跌了200元/吨以上。
后市分析:用肥接近尾声价格缓慢下行
从后市来看,由于市场上浓厚的观望气氛造成了氯化铵销售情况的不理想,在整个化肥市场的销售旺季即将结束,国家宏观调控目的如此明显、生产成本又不断上涨的情况下,氯化铵市场压力加大。
影响西南地区5月氯化铵行情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1.地震原因。受地震影响,新都玖源、广汉广宇两家企业停产至26日开车,汉中南化在5月20日恢复生产,其它联碱厂家所受影响不大,氯化铵资源供给有所减少,但减量不大。但地震同样使得川西、川北地区的复肥厂全面停产,减少了对氯化铵的需求;同时,公路、铁路运输受限,各企业出货不畅,库存上升,销售压力增大。
2.季节原因。目前已进入5月下旬,各地春耕接近尾声,对化肥市场需求开始逐步减少,加之除地震灾区以外的其它地区如川南、重庆、贵州等地复肥厂家中有部分停产,部分减负荷生产,氯化铵社会消费下降。
3.西南地区市场弱势特征明显。整个西南地区,因联碱企业较多,氯化铵资源富余,市场争夺本就较为激烈,重庆某企业的加入,使市场变得更为惨烈。据悉,该企业把市场重点施在了西南,尤其是加大了对贵州、重庆和川西的渗透力度,而同期市场需求总量并没有明显增多,部分氯化铵厂家价格下滑幅度太大和频率太快,与其低价冲击策略有直接关系。由于个别厂家的非理性抛售而导致西南氯化铵价格的大幅动荡,下滑幅度远大于国内其它地区,个别厂家干铵最新报价已低至980—1020元/吨。尽管该企业的投放量还不大,但对市场的负面影响极大,其持续不断地降价更使其它公司观望情绪加重,各复肥厂家也积极消化库存,对氯化铵的定单变得犹豫不决。
4.关税原因。化肥关税调整后,复合肥特别是大复合肥厂国内销售压力加大,导致了复肥厂家销售不畅、成品库存增加,影响了对氯化铵产品的需求。由于出口不畅造成库存大幅上涨的部分大型干铵厂家的率先大幅下调价格,大量低价高质干铵在市场上出现,直接造成了氯化铵价格的大规模集体跳水,更加剧了下游用户的观望气氛。
对氯化铵在6月份的价格走势,笔者预计将会是一种逐步盘跌的走势,但跌幅可能会小于5月,整体将维持一种缓慢阴跌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