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概况:
小麦病虫:麦穗蚜田间虫量增长迅速,截至5月21日,全省小麦病虫发生2105万亩次,较上年同期减少18.9万亩次。其中:条锈病、赤霉病全省各麦区调查均未发现。白粉病在运城闻喜、夏县、芮城、万荣、盐湖等县(市、区)中等发生。但该地小麦生长已进入灌浆期,对小麦产量影响不大;在临汾扩浇地、旱地点片发生,发病株率一般在5—10%,严重田在40-0%,严重度在10—18%,最高35%。小麦蚜虫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期推迟,发生程度较往年同期偏轻,发生面积510万亩,防治380万亩。主要发生在运城、临汾、长治、吕梁麦区。运城市一般麦田百穗有蚜300-500头;临汾市部分未防治田蚜株率在90—100%,百穗蚜量在430—1300头,个别田百穗蚜量达8410创历年最高,防治好的田基本查不到,防治差的田百株蚜量30—150头。吕梁市一般百株蚜量400-500头,个别高水肥田达2000-4000头。小麦吸浆虫各地成虫期防治基本结束,目前吸浆虫发育处于卵孵化高峰期,各地尚未进行剥穗调查。小麦红蜘蛛发生基本结束,有零星残虫。
玉米病虫:近日受明显偏多影响,小地老虎在我省中部玉米田大面积发生。发生面积之大,虫口密度之高,为害程度之重为我省罕见。发生范围涉及晋中、吕梁、太原、阳泉、长治等7市29个县(区),其中沿汾河、文峪河和滹沱河灌区的低洼下湿地发生严重。全省发生面积约300万亩,严重发生80万亩。幼虫密度一般每m2 10头以上,重发区30-50头,最高131头。虫龄以2-3龄为主,4-5龄幼虫占30%左右。玉米田普遍受害,水地玉米缺苗率一般在10%-20%,低洼下湿扩浇田玉米缺苗率在30%左右,冬浇田或春浇田玉米缺苗率达50%以上,全省毁种面积已达5万亩。随着虫龄的增大,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有进一步加重的趋势。
棉花蚜虫: 全省发生面积100万亩,达标面积35万亩次,已防治30万亩次,平均蚜株率50-80%,百株蚜量1500-2500头,接近前两年。目前,主产棉区运城气温适中,降雨偏少,有利于其发生。
蔬菜病虫:目前保护地病害仍以霜霉病和叶霉病为主。虫害主要是蚜虫和小地老虎。太原等地调查,蚜虫始见偏晚,上升较快,在保护地黄瓜、番茄、芹菜、油菜田发生呈上升趋势,百株虫量分别为1205头、833头、1158头、620头,有虫株率分别为38%、31%、46%、39%,随气温升高将继续加重。露地茄子、西红柿、甘兰受小地老虎为害株率达1.2-2.5%,同比近年发生面积大,集中在下湿地为害,为害轻于玉米田。
果树病虫:临猗、万荣等地调查,苹果白粉病、苹果黄蚜、卷叶蛾普遍发生。白粉病发生面积100万亩以上,一般园病梢率11%,最高39%,严重园病梢率81%,梢部嫩叶已出现干枯,卷曲,皱缩,失去光合能力。苹果黄蚜发生面积约150万亩,一般园有蚜梢率平均57%,最高88%,严重园有蚜梢率100%。 苹小卷叶蛾成虫始见期较去年迟10天以上,越冬代成虫盛期5月1日-15日,发生较集中,平均百叶有虫0.5头,最高3头。金纹细蛾成虫15日左右突增,虫量比去年少,平均有虫叶率0.9%,最高4%,百叶虫量1.5头,最高6头。朝鲜球蚧目前出壳率达90%,正是此虫向外扩散转移阶段,是防治的最佳时期。山楂叶螨发生比去年迟,活动螨较少,20日查,百叶活动螨8头,卵72只,合计80,还多集中在内膛,叶背。 斑点落叶病、褐斑病在个别园发生,平均病叶率8%、4%,最高17%、9%。
东亚飞蝗在永济、临猗、万荣轻发生,发生面积5.5万亩;土蝗在大同、朔州、忻州偏轻发生,发生面积33.7万亩。
马铃薯28星瓢虫:在阳泉等地气温较高地区早播马铃薯田开始发生,主要为成虫和卵,平均百株有成虫30头左右,有卵20块左右。
来源:山西省植保植检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