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今年4月中旬宣布,4月20日~9月30日对所有化肥出口加征100%的特别关税,这一消息迅速在国内外市场引发剧烈震动。专家表示,国家此举目的是为了控制国内化肥出口,保障农业用肥。关税新政的出台宣告化肥业整合将进入新阶段,但对不同的化肥企业来说,新政策影响不一。
旨在“敲山震虎”
今年以来,国外尿素和二铵的价格分别突破400美元/吨和1200美元/吨,而对应的国内价格分别为2000元/吨和4100元/吨。国内外巨大的化肥价差拉动2008年前两个月尿素、一铵和二铵出口额分别同比大幅增长250%、280%和130%,达171万吨、26万吨和32万吨。化肥出口过快加大了国内化肥价格上涨的压力,同时也造成在春耕用肥旺季国内化肥供应紧张。这是国家此次大幅提高化肥出口关税的主要背景。
特别关税政策很快在市场上引发“敲山震虎”的作用。4月29日的化肥价格周报显示,国际国内尿素市场在过去两周中剧烈震荡。其中,国际尿素价格飞涨,阿拉伯湾的离岸价单周上涨22.5%,在4月17日就达到490美元/吨,越南的到岸价格也上涨2.38%;而国内恰恰相反,由于担心国内供过于求,各地尿素价格纷纷下挫。
氮肥景气度将回落
业内分析师认为,特别关税政策对3种主要化肥行业的影响不一。就氮肥而言,目前较高的尿素市场价格有望延续到二季度末,但预计三季度供应过剩造成下游需求下滑,进而导致尿素价格回落。不过,由于行业平均生产成本同比提高10%至1600元/吨,因此下半年尿素的最低市场价应高于1600元/吨。整体看,预计2008年尿素的平均价格可能与2007年的水平持平。
在2007年四季度和2008年一季度大幅出口、化工和电力用煤紧张以及雪灾等因素的影响下,国内氮肥出现库存降低、供需紧张推动下的价格大幅攀升。在2008年供需依然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氮肥价格高位震荡的预期不会明显扭转。
但加征特别关税后,国家态度日益明朗:未来氮肥价格将受到国家政策的严厉调控。氮肥行业的景气预期由此也将有所减弱。此次特别关税政策出台也意味着行业整合将进入一个新阶段。
磷肥盈利不容乐观
在磷肥方面,业内认为其受到关税新政的影响更大。据分析,由于磷肥出口比例为17%,远大于尿素10%的比例,而且磷肥企业多为规模较大的企业,该项关税对其价格影响更大。在产能过剩情况下,磷肥企业盈利水平不容乐观。未来磷肥企业的希望在于取得上游资源(磷矿石和硫铁矿等)以控制成本。
但分析人士认为,众多小型生产商因原料成本上升而被挤出市场,进而导致磷肥供应紧张。这使得2008年国内磷肥价格仍有望达到4100元/吨的政府上限。但考虑到产品提价有限而且进口原料成本大幅攀升,该行业2008年毛利率可能有所收缩。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对生产磷肥的湿法磷酸加征100%的出口关税将在心理上提升国家磷矿石和磷酸的紧张程度,分析人士认为这对拥有磷矿石和磷酸的磷化工企业是利好刺激。
至于钾肥,因国内的进口依存度很高,其在此次关税新政中得以独善其身。
链接
尿素等化肥生产企业进行新一轮的洗牌重组势在必行,迫在眉睫。专家建议从以下六方面推进:
一要提高产业准入门槛,首先要对那些曾经有过制假售假行为的企业进行强制关闭。对于生产规模小、污染严重的企业也要进行整合。在设置准入门槛时,要考虑企业生产规模、装备能力,从而有利于实现产业的集中式发展。
二是与测土配方施肥结合起来,化肥生产企业应成为操作的主体。
三是提倡行业联手,化肥行业和能源行业有机结合,实行紧密联合,可以参股控股。如磷肥企业也可以考虑与矿山联姻。
四是化肥生产企业要完善营销网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加快建立完善自己的营销网络。
五是产品结构应该多元化。根据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化肥应在二次加工上多做文章,提高化肥的复合化使用率。
六是要制定相应政策对用气量进行分配,如按照企业上年实际用气量进行资源优化组合,保证节能减排企业“吃饱喝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