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关税政策出台后,直接结果是短期内化肥没有出口可能,这将对国内市场造成怎样的影响呢?记者近日采访了江苏华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汉卿。他认为国际化肥市场价格上涨是必然的,但国内企业对出国被限会有一定的承受能力,长远看,行业格局特别是流通格局会因此变化。
《农资导报》:此次关税政策的调整力度之大是前所未有的,您认为这将对氮肥、磷肥、复合肥几大化肥产品及未来市场走向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张汉卿:我认为此次关税政策调整对磷肥行业的影响最大,氮肥次之,复合肥影响最小。因为目前磷肥的生产成本太高了,硫磺涨到了700美元(吨价,下同)以上,的确让企业面临很大的压力,而国内产能的确过剩,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能选择的策略一是降低产量保证价格以自救,另一方面就是加大磷酸和磷矿石的出口。
近几年来,由于中国磷肥行业的迅猛发展,已在国际上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2007年全年二铵出口197万吨、一铵出口193万吨、过磷酸钙出口了110万吨,占全球磷肥贸易量的27%。因此,如果中国磷肥缺位其他国家又无法弥补,也不排除会进一步推动国际二铵价格大涨到2000美元以上。
因此,对于国内磷肥价格走向,下降空间有限,一是受成本支撑,另一方面由于前期出口过多,国内资源也极有限,估计在6月份以后市场才有反应。
对于氮肥行业,应该说现在企业的承受力还是有的。市场走向现在十分明显,从传言关税政策即将出台开始,尿素价格就一路下滑,从当时的2300元降到了2000元以下,还有继续下降的可能。我认为,当国际尿素价格涨到620~650美元而国内尿素价格按限价1700元执行时,还会有变化。此外,如中国尿素不出口,从现在到9月期间,国际尿素供应将减少160~200万吨,因此,自中国关税出台后,国际尿素价格一路上涨,在短短的两周时间内,波罗的海和尤日内尿素FOB价格已由当时的不到400美元涨到现在的最高560美元。4月24日,中国袋装尿素对外报价已由17日的460~470美元涨到500~620美元。因此尿素出口机会依然存在。
对于复合肥,因为出口一直不多,所以关税调整对其影响不大。
《农资导报》:您对这一轮的价格上涨怎么看?这对市场带来的影响怎样?
张汉卿:我觉得这一轮的价格上涨是非理性的,因此现在的价格有所回落应该是一种理性的回归。一个成熟的行业应该有70%是赚钱的,而有30%是亏损的。
至于对市场带来的影响,我认为,最严重的就是农民的用肥量明显下降。从第一季度了解的情况来看,磷复肥的消费量与去年同期相比至少下降了1/3。与国外粮食价格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国内化肥价格大幅上涨的同时,粮价却呈下降趋势,这必然会影响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这是十分危险的,直接影响粮食安全。
《农资导报》:有人说,关税调整将加速化肥行业洗牌,您认为呢?
张汉卿:我认为此次关税政策调整,重点表现是加速了流通企业的整合。因为在这一轮的价格上涨中,几乎稍有市场判断能力的生产企业都迅速地积聚了实力,也有了足够的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而对于流通企业来说,由于化肥价格快速上涨,以前能进一吨化肥的钱,现在可能只能进半吨甚至更少。在这种情况下,有着雄厚资金实力和信息来源的大流通企业能在市场的大起大落中抓住机会赚取丰厚的利润,而那些资金不足、信息滞后的企业面临的结果就是:看准了机会没有足够的资金备货,或者是信息滞后抓不住机会,从而被市场洗掉。这也是行业整合中的必然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