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形势不容乐观。”坐在全市粮食工作会议的旁听席上,来自市农经部门的小刘在“2008年全市粮食生产总体目标”几个字下面,重重的画了一条横线。
省里今年下达给我市的任务——粮食种植面积278.6万亩、总产量125.2万吨,这两个数字分别比去年增加了16.1万亩和7.2万吨。对于这一增量,小刘说:“现在鼓励农民种粮,不是件容易的事。”
小刘记得,在2004年的时候,中央到地方为了鼓励农民种粮,先后出台了粮油直补和良种补贴政策,同时取消了农业税等,这些密集的支农惠农政策,着实刺激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当年我市粮食种植面积就增加了5万多亩。这在连续几年粮食种植面积严重“缩水”的趋势下,可谓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正是由于政策的推动作用,加上市、县各级农经部门的努力,从2004年开始,我市连续4年实现粮食播种面积恢复性增长。为此,我市在2007年被农业部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荣誉称号,在全省仅有我市获此殊荣。
可今年的形势从一开始就不太乐观。据有关国际组织统计,全球的粮食储备量已经跌到了36年来的最低点,“米荒”正在危及全球粮食市场。在国内,这种情况虽未出现,但从3月下旬以来,国务院、农业部和省政府相继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和部署粮食生产问题。粮食问题,再次成为大家关心和关注的焦点。
为了鼓励农民种粮,省里今年再次加大对农业的各项补贴。小刘说,比如今年改以前的粮油直补为稻麦补贴,新增了大小麦种植补贴,而且补贴数额由以前的每亩10元涨到现在的每亩20元。另外,还提高了最低收购价格。对于良种的补贴也提高到每亩10元……
小刘并不怀疑这些鼓励政策对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刺激作用,但让他不安的是,这些政策的推动作用已经大不如前。小刘所在的单位——嘉兴种植技术推广总站在3月底作了一个《嘉兴市春耕生产调研报告》,其中提到,今年全市春粮面积57.42万亩,比去年减少了1.03万亩,同比减少1.76%。而其中,今年第一次获得直补的大小麦种植面积“增加的没有减少的多”——大麦减少2.18万亩、小麦增加1.30万亩。虽然有关人士认为,一两万亩的种植面积浮动属于正常范围,但政策激励作用不大的现象,还是令人担心。
“农资现在涨价了啊,政策激励作用肯定会在一定程度上被抵消。”《调研报告》着重分析了近3年来“农资价格变化情况”和“农产品价格变动情况”。作为成本的农资价格3年来像脱缰的“野马”,化肥、种子、农膜和农业用工费用等都大幅度上涨,最高的同比增长了70%。而作为收益的农产品价格,虽也有上涨但远不能跟上成本上升速度。以我市农民主要种植的晚稻为例,亩均成本增加了近100元,亩均收益已连续3年呈下降趋势。
对于这种情况,《调研报告》总结了几条应对策略,比如,希望通过规模种粮和科学种粮来降低成本。而小刘则概括地说:“只有种粮越来越挣钱,才能让农民自觉地去种,这比任何激励政策都要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