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10月份以来,由于受到整体物价水平上涨、化肥生产成本提高、国际化肥价格大幅上涨、出口大幅增加等多种因素影响,国内化肥价格出现了大幅上涨行情,磷酸二铵、磷酸一铵、复合肥、氯化钾、硫酸钾等许多品种价格涨幅都在50%以上,高的超过了70%;尿素、碳酸氢铵、氯化铵等氮肥品种,价格涨幅相对偏小,但也在30%以上。过去化肥价格是几十元的涨幅,现在是几百元的涨幅。在淡季时出现如此大幅上涨行情,是过去从未有过的。那么对于今年的化肥市场来说,化肥零售价到底能卖多高?什么才是市场的关键点?这些问题无疑格外引人关注。
目前,化肥市场似乎还延续了前期的强劲走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价格还在继续走高,春节后,磷酸二铵、磷酸一铵、复合肥等品种价格涨幅在100~200元(吨价,下同),尿素等其他化肥品种涨幅在50元以上;二是市场需求状况较好,经销商要货积极性较高,市场交投相对活跃,厂家普遍无库存。但同时也要看到一点,虽然现在化肥市场形势好,但目前还未真正到农民用肥的高峰期,基本上还是厂家与经销商之间发生关系,这种好形势能否会持续下去,要到农民真正用肥时才能见分晓。
一般说来,春耕大规模用肥时,化肥的零售价格如果能跟着批发价、出厂价同步上涨,那么目前这个化肥价格就支撑得住;反之,就要倒过来推翻目前的化肥价格,先是批发价格下跌,再引发出厂价格下跌。另外,还有一种情况也将对化肥市场产生重大影响,即虽然价格被接受了,但化肥用量却大幅减少。如有些农民觉得现在化肥价格太贵了,会导致种粮食不赚钱,干脆少施点肥,过去每亩田用化肥20千克,现在只用10千克,这种情况对化肥市场的影响也会很大。前一种情况(即化肥零售价上不去)将导致化肥价格立竿见影下跌;后一种情况(即化肥用量减少)不会导致化肥价格立即下跌,但对化肥价格的中长期走势将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所以说,终端消费者农民是否接受化肥价格的大幅上涨,将成为今后化肥市场的一个关键点,会主导今后化肥市场的走向。因此,不论是化肥生产企业还是化肥流通企业都要密切关注市场变化,看零售价到底能卖多少,农民的接受程度到底怎样,以及时调整自己的销售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