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雨水已过,西南麦区小麦已拔节,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开始拔节,黄淮麦区小麦返青,北部冬麦区和西北冬麦区小麦即将进入返青期,小麦生产进入了春季管理的关键时期。冬小麦在返青期开始发生春季分蘖;拔节期分蘖两极分化,大分蘖成穗,小分蘖死亡。这一时期是促弱苗转壮苗、控旺苗稳健生长的重要时期。今年春季麦田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促弱苗早发增蘖,稳壮苗生长保蘖,控旺苗抑制分蘖,防冻防倒,抗旱保墒,调节群体,协调发展,夺取小麦丰收。
去年秋种,我国黄淮海小麦主产区适当推迟播期,冬前麦苗群体结构合理,一类苗占总面积的41.3%,二类苗占41.3%,三类苗占17.4%,旺苗面积很小,奠定了今年小麦丰产的群体基础。此外,去年12月至今年1月上旬,主产麦区气温平缓下降,有利于小麦抗寒锻炼,增强小麦抗冻性,同时土壤墒情较好,虽然1月中下旬发生强降温天气,黄淮南部和长江中下游麦区降大雪,但由于小麦经受一定程度抗寒锻炼,除极少数旺长麦田遭受冻害外,大部麦田受雪灾影响较小。
此外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主要是黄淮海北部麦区和西北麦区受小麦播种季节降雨影响,播种期较往年推迟10-15天,目前苗情偏弱,主茎叶片少,分蘖少,根系发育差,群体偏小。针对以上分析,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研究提出了今年春季麦田管理的应对技术意见,供各地参考。
一、黄淮海麦区春季管理技术
(一)冬季受冻害麦田的管理
要尽快研究确定目前我国小麦冻害的田间判别标准。小麦专家指导组经过几年研究认为,拟根据我国农业统计指标,与农作物受灾、成灾和绝收面积标准相对应,将我国小麦冻害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冻害最轻,可称为一般冻害,即小麦叶片受冻,主茎和大分蘖冻伤较轻。此类冻害麦田,可通过加强肥水管理进行恢复,小麦产量一般不受影响。但如不及时加强管理,将较正常年景产量减产一成以上;第二类冻害次之,可称为中度冻害,即小麦部分主茎和大分蘖冻伤或冻死,但中分蘖和小分蘖正常。此类冻害麦田,如果及时加强管理,促进中分蘖和小分蘖成穗,将对产量影响较小。但如不及时加强管理,将较正常年景产量减少三成以上;第三类冻害最重,可称为严重冻害,即小麦主茎、大分蘖和中分蘖严重冻死。此类冻害,如果及早加强肥水管理,努力促进小分蘖成穗,将可获得一定产量。但如果错过时机或管理措施严重滞后,将较正常年景产量减少七成以上。
如果发生了冻害,看到冻死的单茎是主茎和大分蘖,而中、小分蘖还是青绿的,在大分蘖的基部还有刚刚冒出的小分蘖的蘖芽,经过肥水促进,中、小分蘖和蘖芽能够成穗。因此,不要轻易毁掉冻害麦田改种其它作物。补救措施如下:
1、及时追施氮素化肥,促进小分蘖迅速生长。在田间解冻后即追施速效氮肥,每亩施尿素8-10公斤,要求开沟施入,以提高肥效;缺墒麦田浇水施用。磷素有促进分蘖和根系发育的作用,缺磷的地块可以尿素和磷酸二铵混合施用。
轻微受冻麦田,仅叶片冻枯,没有死蘖现象,早春应划锄,提高地温,促进麦苗返青,在起身期追肥浇水,提高分蘖成穗率。
2、加强中后期肥水管理,防止早衰。中度受冻麦田由于植株体的养分消耗较多,后期容易发生早衰,在春季第一次追肥的基础上,在拔节期或挑旗期适量追肥,促进穗大粒多,提高粒重。
(二)水浇地一、二、三类苗和旺苗的管理要点
1、各类麦田返青期镇压划锄。对秋种整地粗放、坷垃多的麦田,镇压可压碎坷垃,沉实土壤,弥封裂缝,减少水分蒸发和避免根系冻害;对没有水浇条件的旱地麦田,镇压可提墒、保墒、抗旱;对旺长麦田,镇压可抑制地上部生长,控旺转壮。镇压要结合划锄进行,先压后锄。返青期划锄能保墒、提温、消灭杂草,锄地时要锄细、锄匀、不压麦苗。
2、三类麦田的管理。三类麦田一般每亩总茎数小于45万,多属于晚播弱苗。春季肥水管理应以促为主。一般春季追肥应分两次进行:第一次于返青中期,5厘米地温稳定于5℃时开始,施用春季追施氮素化肥总量的50%和适量的磷酸二铵,同时浇水,促进春季分蘖,巩固冬前分蘖,以增加亩穗数;剩余的50%氮素化肥待拔节后期追施,提高穗粒数。
3、二类麦田的管理。二类麦田一般为每亩总茎数45-60万。春季肥水管理的重点是巩固冬前分蘖,适当促进春季分蘖发生,提高分蘖的成穗率。一般结合浇水亩追尿素10-15公斤。地力水平一般,亩茎数45-50万的二类麦田,在小麦起身初期追肥浇水;地力水平较高,亩茎数50-60万的二类麦田,在小麦起身中期追肥浇水。
4、一类麦田的管理。一类麦田一般为每亩总茎数60-80万,属于壮苗麦田。在管理措施上,应控促结合,提高分蘖成穗率,促穗大粒多。(1)起身期喷施壮丰安等化控药剂,缩短基部第一节,控制植株旺长,促进根系下扎,防止生育后期倒伏。(2)地力水平较高,适期播种、亩茎数65-80万的一类麦田,应采取氮肥后移,在拔节中期追肥浇水,亩追施尿素12-15公斤,有效地控制无效分蘖过多增生,增加开花后干物质积累,提高生育后期旗叶的光合高值持续期和根系活力,延缓衰老,提高粒重,获得更高产量。(3)地力水平一般,亩茎数60-65万的一类麦田。要在小麦拔节初期进行肥水管理,结合浇水亩追尿素12-15公斤。
5、旺苗麦田的管理。这类麦田一般年前亩茎数达80万以上,植株较高,叶片较长,主茎和低位分蘖的穗分化进程提前,早春易发生冻害。拔节期以后,容易造成田间郁蔽、光照不良,易倒伏。春季肥水管理应控促结合。(1)起身期喷施调节剂,防止生育后期倒伏。(2)无脱肥现象的旺苗麦田,应早春镇压蹲苗,避免过多春季分蘖发生。在拔节期施肥浇水,每亩施尿素10-15公斤。(3)对于有脱肥现象的麦田,如果群体不大,早春每亩总茎数在80万以下,在起身初期追肥浇水;如群体偏大,可在起身中期追肥浇水。一般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左右,防止旺苗转弱苗。
(三)无水浇条件的旱地麦田的管理
参考西北麦区春季管理技术。
(四)早春冻害(倒春寒)预防与管理
早春冻害(倒春寒)是指小麦返青至拔节这段时期,已完成了春化阶段发育,抗寒力降低,因寒潮到来降温,地表温度降到0℃以下,发生霜冻危害。
发生早春冻害的麦田,幼穗受冻程度根据其发育进程有所不同:已进入拔节中期(雌雄蕊原基分化期)的易全穗受冻,幼穗萎缩、干枯;而处在拔节初期(小花原基分化期)的幼穗,一般仅部分小穗受冻,以后抽出的麦穗会减少穗粒数,降低产量。
早春冻害(倒春寒)的预防和补救措施如下:
1、对旺苗麦田早春镇压、起身期喷施壮丰安,适度抑制生长。
2、灌水防早春冻害。由于水的热容量比空气和土壤热容量大,早春寒流到来之前浇水能使近地层空气中水汽增多,发生凝结时放出潜热,减小地面温度的变幅。
3、早春冻害后的补救措施是施氮肥与浇水,水肥耦合作用会促进小麦早分蘖、小蘖赶大蘖、提高分蘖成穗率、减轻冻害的损失。
(五)加强对各类病虫草害的防治
要重点做好小麦条锈病、纹枯病、赤霉病、白粉病、吸浆虫、麦蚜、麦蜘蛛等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治工作。各类麦田均应在小麦返青后进行化学防除杂草,农业技术部门要认真指导农民使用除草剂的浓度和操作规程,以免发生药害。
二、长江中下游麦区春季管理技术
(一)及时补救冬季受冻麦田
1月下旬至2月上旬,长江中下游麦区遭受低温雪灾,对于受冻死蘖麦田要在早春亩追施尿素6-8公斤,促进春季分蘖增生,减轻冻害损失。
(二)及早因苗施好壮蘖肥,促进晚播弱苗转壮
对于秸秆还田量大、基种肥施用量不足,已经脱肥发黄的黄、瘦、小、弱苗的麦田,要求早春亩施10-15公斤的三元复合肥。对于套播麦田,亩施有机肥1500公斤和三元复合肥10-15公斤,促进弱苗转壮,春季麦苗早发,提高分蘖成穗率。
(三)看苗施好拔节肥
拔节肥具有巩固分蘖成穗,促进壮秆大穗的作用。江淮麦区稻茬麦田的春季管理重点是施好拔节肥,一般要求在植株群体叶色褪淡,基部第一节间接近定长时追施,亩施尿素10-15公斤,磷钾肥亦在此时补足用量,以防止早衰,提高粒重,增加产量。
(四)沟系配套,排水降渍
渍害是影响南方小麦丰产的重要限制因子之一。要在早春搞好沟系配套。对未开沟的套播麦田要趁墒开挖田内三沟;对已开沟,配套不完善的要及时疏通,经冬季冻融交替,田埂塌落的,要及时挖沟筑埂,做到沟渠相通,确保排水畅通,防御渍害。
(五)春季冻害防御及补救
3月中、下旬到4月上、中旬,北方常有寒潮南下,此时如气温下降到零下3℃以下,持续6-7小时,已经拔节的麦苗就会遭受到春霜冻害,发生越迟冻害越重。在小麦春季冻害发生后,一是要在低温后2-3天调查幼穗受冻的程度;二是对茎蘖受冻死亡率超过10%以上的麦田要及时追施恢复肥。一般茎蘖受冻死亡率在10%-30%的麦田,可每亩追施尿素4-5公斤,超过30%的麦田,茎蘖受冻死亡率每增加10个百分点,每亩需增施尿素2-3公斤,上限值不宜超过每亩15公斤,争取高节位分蘖成穗,减少产量损失。
(六)化学除草、防病、治虫
返青期是田间杂草高发期,要及时进行化学除草、控制杂草危害。今年冬季雨雪量大、持续时间长,虫害会有所下降,但病害威胁不一定减轻,因此仍要加强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的测报和防治。
三、西北麦区春季管理技术
(一)镇压划锄,顶凌耙耱
镇压与划锄结合,可压碎土块,弥封裂缝,沉实土壤,提墒保墒,促进根系发育,提高小麦本身的抗旱能力。顶凌耙耱也有同样的效果。
(二)早春趁墒追肥
趁早春土壤返浆或下小雨后,用化肥耧或开沟施入氮肥,对增加亩穗数和穗粒数、提高粒重、增加产量有突出的效果。对底肥没施磷肥的要在氮肥中配施磷酸二铵。
(三)水浇地麦田管理技术
参考黄淮海麦区春季管理技术。
(四)加强病虫草害防治
要做好小麦条锈病、纹枯病、麦蚜等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注意在返青期化学除草。甘肃省应特别注意加强对小麦条锈病的预测预报与防治,继续大力推广“准确监测,带药侦察,发现一点,控制一片”的防治经验,早发现,早防治。
四、西南麦区春季管理技术
(一)平原麦区春管技术
西南麦区春季气温回升较快。对弱苗和受雨雪冰冻影响的田块,应抓紧灌拔节水,并追施5-10公斤尿素,促进大分蘖生长和提高成穗率。
群体较大的旺长田或植株偏高的品种,要控高防倒。可在拔节初期喷施矮壮素或矮丰等生长延缓剂,以降低株高。
(二)丘陵旱地小麦春管技术
丘陵麦区以旱地小麦为主,受前作收获期较晚的影响,部分麦田播种偏迟,群体偏小,加上耕层瘠薄,后期易受干旱影响。对长势弱、缺肥的地块,当前每亩追施尿素5-8公斤,以促进生长和小花分化。盆地麦区有效磷普遍较缺,在追肥时最好以尿素和磷酸二铵混合施用。
(三)加强丘陵区稻茬麦田排湿
丘陵大部分稻茬麦田存在不同程度的湿害,特别是拔节至抽穗阶段是小麦湿害的敏感时期。若土壤过湿,根系活力下降,吸肥功能减弱,严重田块分蘖大量死亡,成穗率降低。因此,要在春雨来临之前,开好边沟、围沟、排水沟,强化清沟排水工作,降低地下水位,排除渍水。
(四)加强条锈病、赤霉病、白粉病和蚜虫的防治
对于条锈病,当前正是防治条锈病中心病团的关键时期,要趁大面积还没有发病,及时防治出现中心病团(病株)的点和片。2月末至3月中下旬,对发病田块进行喷药防治,控制病害,以防出现大流行。4月份,小麦进入扬花灌浆阶段,应对病情较重的田块进行喷药防治,确保植株和叶片的正常生理功能。对于赤霉病,小麦抽穗扬花阶段春雨较多,易感染赤霉病危害,应在扬花期做好防治工作。要重视丘陵旱地小麦的白粉病防治。对于蚜虫,应加强监测并及时发布区域性发生发展动态,加大技术指导和统防统治力度。
来源: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