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春耕之前农资准备的关键时节,我区化肥能不能按时稳定地满足供应?在“春时贵如金”的时刻,这个问题牵动着各级党政领导的心。
在前不久举行的自治区农村工作会议上,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常务副主席杨刚就强调说:“农民增收是‘三农’工作的核心。要寻求农民持续增收的新突破,要把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价格增长控制在合理水平,促进农民收入的实质增长。”
春耕农资供应如何
“今年的春耕农资,农药、农膜以及化肥中的氮肥能够确保供应。目前磷肥货源组织存在困难,我们正抓紧落实。”1月15日,记者在新疆农资(集团)有限公司采访时,总经理吴胜对记者说了这番话。
据新农集团今年春耕生产化肥供应预测,全疆(含兵团)播种面积5860万亩,化肥用量大约260万吨。其中氮肥140万吨、磷肥115万吨、钾肥5万吨。
我区是国家的氮肥重点产区,乌鲁木齐石油化工总厂等几家大中型尿素生产企业,年生产能力达225万吨—245万吨,超过全疆需求量85万吨—105万吨,除了满足疆内需求,还可以供应疆外。农药和农膜也都可以保障充足供应。
现在最值得高度重视的,是磷肥价高货紧。美国磷酸二铵由去年2月份的每吨2700元(港口价)暴涨至去年5月份的5200元。面对天价磷肥,我国于去年5月已经停止进口。因此,今年我区农民已很难用到“洋肥”。与此同时,国内磷肥价格随之上扬。2006年底到2007年底,云南磷肥每吨涨了1000元以上。
这真是“风水轮流转”。资料表明,2005年国内磷肥市场还是一片肃杀之气,每吨磷酸二铵价格,春天2400元,8月跌至2200元。一家大型磷肥企业的董事长哀叹:“中国磷肥行业的春天已经过去,开始接受萧瑟秋风的洗礼。”谁也没有想到,仅仅两年,磷肥市场的萧瑟秋风居然变为令人色变的“龙卷风”。
磷肥涨价原因何在
磷肥市场价格暴涨,主要是因美国的生物能源产业和硫磺价格上涨。
美国二铵价格急速攀高,个中的原因倒十分简单:国际市场上,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价格高扬,原油甚至曾破“一百美元”大关。国内外纷纷寻找替代能源,其中最现实的是生物能源。而在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玉米制乙醇”是生物能源的主力产业。美国这个玉米大国已开始更大规模地种植玉米,从而大量增用磷肥。以前大量进入世界市场的美国二铵,主要用于国内。世界市场供应骤然减少,价格自然迅猛爬升。
磷肥涨价的另一原因,就是作为磷肥重要原料的硫磺价格上涨。
制造磷肥需要硫酸。我国目前磷肥产业主要靠硫磺制酸。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硫磺进口国,资料显示,进口硫磺已从去年初的每吨1200元,涨到去年9月的2100元。硫磺价格暴涨,进一步带动了磷肥和复合肥价格上涨。
面对磷肥货紧价高的现实,由新农集团副总经理段跃迪带队的采购团从去年10月起就在云南、贵州、湖北等磷肥产地“安营扎寨”。集团公司向他们下了“死命令”:尽量多拿货源、尽量争取低价、确保我区春耕生产对磷肥的需求。集团董事长孙景太半开玩笑地对段跃迪说:“你们拿不到化肥就别回家。春节我提上新疆酒,到云南和你们一同过节。”
积极应对保障春耕
面对我区磷肥供应偏紧的局面,一些专家指出,帮助农民科学用肥,也是缓解磷肥紧张和减少种植成本的重要方法。
首先有一个问题,新疆的土壤目前是否仍旧“缺磷少氮富钾偏碱”?我区多位农业专家一致表示,由于多年来大量使用化肥,我区土壤“缺磷少氮”状况已有重大改变,在科学用肥的条件下,可以考虑适当减少磷肥和氮肥用量。
新疆土壤肥料总站站长艾尼瓦尔·木沙说:“当前我区施化肥的主要问题是化肥利用率低、单一施肥、过量施肥和施用方法不当。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合理搭配肥种、控制施肥时机、实施缓释技术、加强水肥协调、大力使用农家肥等等,都是科学用肥的重要方面。”艾尼瓦尔告诉记者,据实验,测土配方后,每亩不但可少施肥3—5公斤,还可增产粮食30公斤或皮棉10公斤。
新疆农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吴胜表示,新农集团不但要进一步加大磷肥资源的采购力度,而且“农佳乐”网络要坚持“假一赔十”和“连锁配送、直送地头”,保证农民用上“放心肥”和“方便肥”。
(新疆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