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农药行业的改革深入,伴随着农药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农药行业的竞争格局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但不论竞争以什么形式表现,服务将越来越成为竞争致胜的关键,“包你满意”这句古老的商业名言,仍然需要加倍践行。
如何让客户满意,让农民用户满意,打造快捷、方便、高效的供应链,无疑是重要手段。但一谈到供应链,通常都指从采购到生产,从厂家到用户的供应链管理,这其实只是完整供应链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常称之为“顺向供应链”,这也是企业利润的核心产生环节。他关系到如何从源头入手,生产出高质量产品;关系到如何及时、足量、保质地将产品分送到经销商和用户手中。实际上,还有一个重要的部分,那就“逆向供应链”,他与顺向供应链构成一个完整的供应链系统,其核心工作是企业从经销商、用户手中收回相关产品或物资的一系列活动。诸如可回收的包装物、用过的产品、瑕疵品等,其目的在于对回收的产品进行处置或再利用。实践证明,有效的逆向供应链管理能够提高客户和用户的满意度,更能增加企业的利润实现。
逆向供应链的提出,最初是针对退货率较高的行业和产品,农药从商品的角度看,不应该包括在其中,但由于农药销售季节性和农药登记管理制度的限制,农药品种结构的雷同,农药产能的超标,退货又是农药企业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特别是近年来,农药销售环节对产品生产日期的过于敏感,经销商都热衷销当年货,这又加大了农药企业年度存货的退收工作,所以农药企业应走出被动应付的传统理念,富有成效地建立以退货为核心的逆向供应链管理系统。可以预见,随着环境保护的要求推进,农药行业的逆向供应链中,将会和其他行业一样,会增加很多环保、安全的工作内容。就目前而言,如何解决退货问题是逆向供应链的关键。
从逆向供应链到退货,并不是大题小作,而是希望更多的农药企业能补充这方面的理论知识,进而在实践中加以应用提高。将着眼点放在退货上,是针对农药行业的现实状况而言的,退货不是逆向供应链管理的全部,而只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很多农药企业,对退货不仅仅是不重视,甚至到了讳疾忌医程度,根本谈不上事前规划,事中跟踪,事后完善提高。普遍的现象是头痛医头,只要客户不提,用户不说,谁也不会去主动打理这方面的事。所以,很多企业一搞市场清理,问题就来了,过期的、破损的不一而足,运费、人工、资金沉淀、产能浪费、改装损失一笔笔让人痛心疾首,问题是显而易见的,而解决的途径只有通过规划逆向供应链的管理系统,才能从机制的根本上加以解决。靠合同约束、责任转嫁只能从表面上求得一时平安。为此,我觉得有必要抛砖引玉,让农药同行们能从逆向供应链的角度来建立有效的退货机制。
逆向供应链不是顺向供应链的反向
尽管从物流的角度看,逆向供应链是顺向供应链的反向,但当客户、用户发生退货时,不仅仅是把发货的步骤反过来做,就可以解决问题的。产品怎么样了?退货的原因是什么?有没有副面影响?运输成本合理吗?退回时间合适吗?是要改进包装还是要重新生产?如何降低退货率?诸如此类的问题其实很多企业都面对了,只不过大家的处理方式不同而已,而这正是逆向供应链所关注的内容,其目的,不仅仅在于建立逆向的退货物流体系,更重要的是要通过降低退货率,改进逆向物流,从而提高农药企业的逆向供应链管理水平。
对于退货,我们不能不计成本,据全球著名的市场调研机构Gartner估计,逆向物流可吞噬企业高达35%的利润。而不完善的逆向供应链管理,其对利润产生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退回的商品和物资需要额外的仓储空间,牵涉生产计划的调整,还会产生更多的废弃物料。这一切都提醒我们必须将退货,作为一种特别的商品来处理,而不是一退了之。
逆向供应链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内部的逆向物流管理部门与财务等其他部门之间分离,不一定要划出专门的人,但必须定岗定职责。如果对这部分职责界定不清,就会对退货等逆向供应链中出现的偏差,难以界定责任,特别是人员对退货成本的观念淡薄,会影响企业对退货进行适当和及时的处理,从而使利润流失,损伤客户的满意度。另一部分是企业与客户或用户之间的机制明确,在市场走访中,我们常听到一些客户抱怨,有对企业不予退货的不理解,有对企业拖延的做法有看法。所以,企业与客户、用户之间,必须事前商定一个明确的退货政策,不让退货工作变得松垮或复杂,从而节约时间,减少资源耗费。
逆向供应链包含如此高的价值量,但为何一直未被重视呢?我在与一些同行交流的过程中,大都认为这不是很重要,是枝节问题,其实有这样观点,就很明确地反映出该企业在逆向供应链管理中,责任不会明确,人员必然缺乏责任感。因此,笔者再次倡议农药同行能关注逆向供应链管理,这不是因为有退货,而是因为这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
建立有效退货机制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优化退货管理流程,最直接的效益可以帮助农药企业减少处理退货的时间,节省宝贵的资源。那么,如何建立有效的退货机制呢?至少从以下两方着手:
一是降低退货率。建立有效的退货机制,并不是为了建立退货的无阻挡通道,而是为了更有效率地应对退货情况的发生,所以,首要的应是着力降低退货率。客观上讲,因为农药本身的特殊性,在现有的市场状况下,实现零退货的可能性比较小,一些退货率较低的企业一般通常都是将责任转嫁给了客户,但在实际执行中,这一方法有时对客户的满意度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因为他忽略了太多的环境因素,在当前农药产品竞争进入白热化的阶段,产品销售必然会受到各种主观客因素的制约,这种无弹性的责任转嫁从某种意义讲,也存有一定的不合理性。另一方面,农药的季节销售,农药企业又不可能无限度的扩大产能,进行即时生产,进行零库存销售,这种生产与销售时差,加上物流配送的限制,加上病虫草害的实际发生情况的随机性,所以降压农药的退货率应该从逆向供应链分析入手,着力强化可控因素的管理,才是有效的思路。
降低退货率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减少退货品的数量。这主要应通过提高产品的合法性,增强产品的适销性,精密产品的产销的对接度,强化终端建设,增加终端消化力等手段来进行,特别是强化终端及时配送能力,是很有效的措施。现在的农药行情,凭经验看计划的可靠性越来越不行了。另一方面是及时对退货品进行分类,减少退回处置的数量。这主要是通过强化逆向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责任,能从终端对退货进行分类处理,能及时区别退货原因进行处理,并在提高可行性的前提下,适度分摊退货责任给客户。但要避免极端的做法,现在很多企业采取将货品留在客户那里,而客户又复制着同样的做法,这种松垮的方法,往往是适得其反,在某种程度上还会增加退货量。现在很多农药企业退回产品中主流是过期的,一个产品两年在市场上周旋,最终成了退货,这说明了什么?难道不值得思考吗?最起码说明企业没有做好处理退货品的准备,眼不见为净,只要有帐就行了,这种做法我觉得应该到革新的时侯了。做好上述两方面的工作,对压降产品退货率是大有益处的。
二是优化退货流程。因为农药的特殊性,我们不能借鉴其他行业的一些通行做法,如一些消费品的生产厂家,往往是通过经济补贴的方式,让零售商承担退货处理。但农药如需退货,一定得退回到厂家,其改装与改制都有严格的规定,不能在销售渠道上进行。所以,当我们不得不面对退货的时侯,事前进行考虑应对机制更显得管理成熟,当这要区别企业的实力,相关资源的配备情况,因企业而异。对于更多的农药企业而言,首先要建立整体的工作流程,并重点抓住逆向供应链的开头几个环节。优化退货流程最有效的步骤之一就是,在发生退货时实施更有效的甄别方案,并能通过责任强化,实施现场处理,而不是简单地回收退回。
优化退货流程应从规范上述降低退货措施入手,做好责任规划,设计衔接接口,让退货工作实现流程化,特别是要强化质量保全,强化包装要求。因为很多农药企业的产品都是物流外包,如不强化上述要求,往往产品出厂再退回就面目全非了,增加了识别处理难度,有的厂家退货甚至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这又回归到从客户处,从入口处把关的重要性了。
优化退货流程前,必须全面评估企业的逆向供应链,分析缺口和完善处措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也就是说,这些管理流程与措施的实施,是否符合企业的实际?本身就没什么退货,硬是未雨绸缪,我觉得未必是好事。这必须符合企业整体的战略规划,其目的,是为了从一个细节上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对经销商而言,更有信心与有着规范退货机制的厂家合作,但我们必须事前考虑产品的竞争能力,和可能发生的退货成本,必须提前有一个规划,避免到时不计成本的操作。因此,一个退货不简单是一个产品的回流,他应该涉及到很多企业战略因素,至少包括市场策略、定价策略、信息系统等。
一些企业往往都有这样一种惯例,一个事物没有制度的时候,是各显神通,杂乱无章。一但有了制度,又往往教条地去执行。退货流程中必须有一些约束规定,有一定的申报程序,有一定的甄别措施,而在未实施之前,可能一退了之,现在又多了不少手续,容易造成执行上的心理抵触。所以,如何提高退货流程的灵活性,如何让退货流程更合理通畅,还需要企业作更多的努力。
逆向供应链也许是陌生的,但退货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话题。退货本身的复杂性,和很多农药同行对此的普遍忽视,使得很多农药同行未发现其价值所在。然而,只要我们能以系统的思维,以流程手段,来对逆向供应链进行剖析,必然会发现其中会有许多可改进之处,改进了就能取得效益,增加利润是一切企业工作的指针,但不是唯一,还必须进一步努力,将友好的退货政策和通畅的逆向供应链流程转变为市场竞争优势。在当前农药市场竞争中,让经销商满意,让用户满意,正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和具有挑战性。笔者希望通过强化逆向供应链管理,使农药企业的管理能更上层楼,能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的产销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