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不完全统计,全省二代粘虫发生面积已达到399.2万亩,其中严重发生面积6.01万亩,个别防治不及时的玉米地块被迫毁种。截至目前,全省共防治350万亩次,占发生面积的87.7%。其中,平顶山、安阳、焦作、许昌、鹤壁、洛阳等地的部分县市虫口密度较大,局部田块造成毁种。具体情况如下:
一、一代成虫诱集情况
安阳市2007年5月20日~6月12日,全市平均单灯累计诱虫1574.5头,较2004~2006年均值1298.2增加21.3%(2006年同期1197头,2005年同期1365.8头,2004年同期1331.7头),雌雄比1.7:1。发生高峰期在5月30日~6月13日;偃师市5月24日至6月6日诱蛾统计,单灯累计诱蛾18465头,雌雄比11643:6822,为近七年来最多的一年,其中5月29日蛾量高达9900头,雌雄比为6700:3200;汝阳县5月20日至6月3日单灯累计诱蛾825头,亦是历年来最多的一年。其中5月27日蛾量高达224头,雌雄比为120:104;而商丘市永城王集从2007年6月6日-15日共诱粘虫成虫7171头,(雌4755,雄2416);2006年6月4日-17日共诱粘虫6012头(雌3432头,雄2580头);2005年5月30日-6月20日共诱成虫11403头(雌8005头,雄3398头)。三年相比,2005年诱蛾最多,2006年诱蛾最少,今年为一般年份。今年二代粘虫诱蛾量比三年的平均值8195头少1024头;民权县佳多灯2007年5月25日-6月16日共诱粘虫成虫3555头,而2005年5月19日-7月2日累计诱蛾1617头,今年诱蛾数量明显高于2005年同期。
二、田间幼虫发生情况
安阳市粘虫发生面积约22.35万亩,严重发生面积0.56亩,基本毁种面积410余亩。其中安阳县平均单株玉米苗上有虫5头左右,最高单株有虫17头,防治不及时的玉米幼苗被全部吃光,不得不重新播种(防治及时未被吃光的玉米田,平均百株仍有虫30头左右)。仅吕村镇翟奇务村重发生面积达1000亩以上,毁种面积达200亩以上。林州市发生16.85万亩,其中百株有虫35头的面积有0.35万亩,毁种面积达150亩,田间死苗率达30~40%;百株有虫13~34头面积有1.5万亩;百株有虫5~12头面积有6.5万亩;百株有虫1~4头面积有8.5万亩。滑县发生1万亩,毁种10亩,平均百株玉米苗上有虫100头左右,最高单株有虫5头,其中一龄幼虫占20%,二龄幼虫占6.7%,三龄幼虫占66.7%,五龄幼虫占6.7%,严重田块玉米幼苗被全部吃光。
焦作市发生51.85万亩,其中受害特别严重的面积950亩。玉米苗一般被害率11.3%,严重地块百株平均虫量80多头,最高900多头。
许昌市发生46.5万亩,平均被害田率80%,轻的地块玉米苗被害率达5%左右;一般地块被害率15~20%;严重地块百株有虫30~40头,最高单株5头,被害株率85%以上;个别田块玉米幼苗被吃的仅剩叶脉,甚至只剩下茎杆,造成缺苗断垄。
平顶山市发生42万亩,重发3.1万亩。主要发生在叶县、鲁山、舞钢发、郏县等。叶县的城关、任店、田庄、马庄、仙台、邓李、龚店、旧县等乡镇的部分村夏玉米田危害较重,一般地块受害率为10—15%,严重地块单株虫量1—3头,高的达5—6头,玉米苗受害率达80%以上,个别田块玉米苗受害达100%,叶片已被吃光,只剩下茎杆。鲁山的张官营和滚子营的部分玉米田危害较重,平均被害株率10%,最高70%。
鹤壁市发生5万亩,其中严重的达0.8万亩左右。浚县平均单株有虫2头,最高达7头以上。麦子收割前套种的玉米平均受害率达20%,麦子收割后播种的玉米受害较重,受害率平均60%以上,个别田块玉米苗仅剩茎杆。
洛阳市发生56万亩,一般百株有虫5-15头,严重的高达30-70头。平均被害株率28%,高的达95%以上。其中偃师的缑氏和高龙、洛龙区的关林镇等玉米田发生较重,一般百株有虫15-30头,最高的70-80头;平均被害株率35%,最高70-95%。
其它地区相对较轻,平均百株虫量在1-7头,平均被害株率1-7%。
三、危害特点
一是突发,不少地方反映一夜之间整片玉米被吃成光杆;二是发生危害区域性强,分布不均匀,局部集中危害严重;三是虫令不整齐,三龄以上幼虫比例大;四是比较隐蔽,白天幼虫多集中在田间麦秸、麦糠下,不容易发现,故田间麦秸、麦糠覆盖量大的田块危害重,秸秆量少的相对较轻(小麦秸秆为成虫产卵、幼虫孵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五是平原重于山岗丘陵地,肥沃地重于旱薄地;一代成虫诱集量大的地区幼虫发生不一定严重。
目前仍是二代粘虫防治的关键时期,各地要组织人力物力,把技术送到田间地头,积极开展防治,压低虫口基数,以减轻三代粘虫防治压力,将其危害损失控制到最低。
来源:河南省植保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