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二代三化螟中等发生,混栽区将偏重发生。主要危害迟熟早稻和中稻。目前田间卵量150—230块,平均165块。卵孵高峰期在7月3日左右。
二、第二代二化螟中等发生,靠近上代未防治早稻田的插花中稻田中等偏重发生。主要为害中稻、一季晚、晚秧。目前田间亩卵量90—170块,平均132块。卵孵高峰期在7月11日左右。
三、第二代稻纵卷叶螟在生长嫩绿的中稻上大发生,其它田块中等至偏重发生。据近日调查,全县平均亩幼虫量达1452头,高的已达2124头,且不排除外地虫源因降雨而继续迁入的可能,根据其发育进度,预计本地代其卵孵高峰将在7月5日左右出现。
四、第四(2)代稻飞虱在部分迟熟早稻上大发生,中稻中等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据近期调查,全县第三(1)代稻飞虱百蔸虫量平均为62头,最高103头,其中长翅型成虫5头,短翅型成虫2头,白背飞虱占92.3%,二、三、四、五龄若虫分别占4.3%、27.2%、38.0%、30.4%。加上近期降雨频繁,有利于外地虫源的进一步迁入。根据其发育进度预计第四(2)代稻飞虱低龄若虫高峰期在7月8日左右,部分早稻在不防治的情况下百蔸虫量将严重超过防治标准,极有可能造成穿顶。
五、稻蝗、稻蓟马、负泥虫等虫害在部分中稻和晚稻秧田上将有一定程度的发生。
六、稻瘟病中等流行,不抗病品种及老病区偏重流行。
七、纹枯病中等偏重流行,偏施氮肥和密度高的田块大流行。
来源:湖北省植保总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