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今年我省早稻中后期病虫总体为中偏重发生,其发生程度明显重于去年。其中稻纵卷叶螟为大发生,为近年来同期最重的一年;白背飞虱为中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纹枯病偏重发生,二代二化螟为中等发生。
一、主要病虫发生趋势
稻纵卷叶螟 迁入早,迁入大,全省大部分早稻大发生,但地区间、田块间发生差异较大,预计发生面积约为220万亩次。
稻飞虱 田间以白背飞虱和灰飞虱为主。白背飞虱初见迟于去年,但迁入量明显大于去年。灰飞虱田间虫量高。褐飞虱灯下和田间初见比常年早,属历史早发年。预计白背飞虱为中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发生面积约为200万亩次。
二化螟 我省大部分稻区一代二化螟残虫量比去年高,预计温州和台州平原、浙江东部沿海、浙江中部和南部丘陵山地稻区二代二化螟为中偏重发生,其它稻区为中等发生,主要危害迟熟早稻、早播早栽单季稻本田和连晚秧田。预计早稻二代螟虫发生面积约为120万亩。
纹枯病 为中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发生面积约为230万亩。
二、预测主要依据
1.发生基数。当前田间害虫基数偏高,特别是迁飞性害虫稻纵卷叶螟和白背飞虱迁入峰出现早,迁入量大。
稻纵卷叶螟 灯下和田间初见早、迁入峰出现早、迁入量大。三(1)代稻纵卷叶螟浙南灯下初见出现在5月上旬,大部分稻区田间初见期出现在5月下旬至6月初,初见比去年早2-8天,比常年早10-15天。5月27日-6月2日出现较大迁入峰,峰期比去年早5-10天,比常年早12-20天,大部分稻区亩蛾量为200-600头,局部稻区蛾量高达2000头以上;6月3—6日又出现迁入峰,大部分稻区亩蛾量为120-500头,高的稻区超过1600头。温州6月5日为1830头/亩;兰溪6月3日为326头/亩;龙游6月5日为289头/亩;绍兴县6月5日为150头/亩;建德6月6日为366.9头/亩;天台6月5日为463头/亩;临海6月5日为680头/亩;象山6月5日为1279.6头/亩。田间虫卵量高,部分早稻已达到偏重至大发生虫量指标。6月4-6日虫卵量调查,大部分早稻田卵量为1.9-5.5万粒/亩,高的稻区超过10万粒/亩,比去年和常年同代增0.80-1.7倍。如婺城6月5日调查,卵量为1.9万粒/亩,比去年同代增3.42倍;永康6月4日调查,卵量为20.81万粒/亩,比去年同代增1.2倍,并有幼虫1.2万头/亩;温州6月6日调查,卵量为7.2万粒/亩,幼虫为10.9万头/亩;温岭6月7日调查,卵量为2.8万粒/亩,并有幼虫7.4万头/亩。我省稻纵卷叶螟在5月下旬出现如此高迁入量和田间虫卵量为历年同期少有。当前田间蛾、卵和虫量还在增加,预计6月中下旬仍将有成蛾迁入。
稻飞虱 白背飞虱浙南灯下于5月19-23日初见,比去年迟6-13天,但迁入峰出现比去年和常年早6-12天,到日前为止,分别于5月23-24日、5月27-28日、 6月1-3日出现了三个迁入峰,各地灯下累计虫量比去年和常年同期增0.6-30倍。早稻田间虫量也比去年和常年同期增2-10倍,据17个测报站6月5-8日调查,大部分早稻田白背飞虱为100-170头/百丛,幅度为5-1420.8头/百丛。温州站6月8日调查,白背飞虱为512头/ 百丛,比去年同期增9.8倍;温岭站6月5日调查,白背飞虱为128.3头/ 百丛,比去年同期增2.88倍,比常年增2.7倍。褐飞虱灯下于5月上旬初见,比去年和常年早15-30天,局部稻区于5月下旬出现峰期,比去年和常年早。
二化螟 据21个测报站调查,平均一代二化螟亩残虫量为3403.35头,幅度为480—4500头,最高在1.56万头/亩以上,地区间极不平衡,其中有14站比去年增加。温州市平均亩残留虫量2240头,比去年增116.8%;温岭站为4280头,比去年增6倍,比常年增3倍;临海站为2350头,比去年和常年分别增42.4%和12.1%。但永康、婺城、东阳、松阳、江山、上虞等地比去年减10%-70%。据当前二化螟发育进度调查,二代二化螟发生期浙南地区比去年略偏早,浙北地区比去年略偏迟,预计二代蛾高峰:浙南(温州)在6月下旬中期;浙中在7月上旬后期;浙北在7月底。
纹枯病 浙南、浙中大部分稻区纹枯病在5月下旬末至6月上旬初见,大部分稻区初见期比去年和常年略偏早。当前浙南温州、丽水、台州稻区病情比去年重,据6月5-8日调查,一般稻田丛病率为3-7%,株病率为1-3%,高的丛病率为33.78%,株病率为11.53%。如温岭6月4日调查,平均丛病率为17.7%,株病率为5.44%,分别比去年同期增2.3倍和2.25倍;江山平均丛病率为35.8%,株病率为7.8%,比去年同期略增;上虞丛病率为5.8%,株病率为2.9%,比去年同期增加。目前田间病情上升较快
2.气候因素。目前我省浙南已进入雨季,雨量偏多,温度偏高。据省气候中心预报,今年浙北地区和浙中的西部地区入梅接近常年或略偏迟(常年6月14日),梅雨量为220-300毫米,接近常年或略偏少,降水量比前四年(2003-2006年)有增多趋势,降水集中期较明显,出梅比常年略偏迟(常年在7月8日)。未来30天(6月11日~7月10日,早稻孕穗~乳熟期)平均气温全省大部分地区接近常年(全省常年平均为25.6℃);总降水量浙南地区接近常年或略偏多,全省其他地区接近常年或略偏少(全省常年平均为238.1毫米),6月中旬降水主要在浙南地区,全省其他地区以过程性降水为主,下旬起雨带将逐渐北抬。梅汛期正值我省早稻拔节孕穗—破口期,多阴雨天气有利于稻瘟病、纹枯病等流行性病害发生及迁飞性害虫迁入和繁衍危害。
3.寄主条件。目前我省早稻已进入水稻生长中后期,田间郁闭程度提高,透光通风度差,适温高湿的田间小气候十分有利于有利纹枯病病情扩展和迁飞性害虫繁衍危害。
鉴于今年早稻“两迁”害虫前期迁入峰出现早、迁入量大、发生重,以及我国南方“两迁”虫源发生量大的特点,各地要切实加强以“两迁”为重点的水稻重大病虫监测和预警,重点抓住“两迁”害虫防治关键时期,以及早稻破口齐穗期,坚持主治与兼治相结合,在做好早稻纵卷叶螟、白背飞虱防治同时,做好二化螟、纹枯病和穗颈瘟兼治和预防,确保今年早稻丰收。
来源:浙江
省植物保护检疫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