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喧嚣一时的磷铵出口征收季度性关税终于尘埃落定,有了权威的诠释。财政部5月11日公告称,为控制化肥出口规模,保证国内市场供应,将自2007年6月1日起对磷酸二铵开征出口关税,并提高磷矿石的暂定税率。根据公告,对一般贸易和边境小额贸易方式出口的磷酸二铵开征季节性出口暂定关税,2007年6月1日到9月30日期间税率为20%,10月1日到12月31日期间税率为10%。在向国内磷铵企业了解情况时发现,他们对此的反应都很淡然。
湖北宜化集团磷复肥部的李红军副部长直人快语、思路清晰。他说,国家想征就征吧,只要有需求,对出口是没有多大影响的。其实国内市场3月底就进入了销售淡季,而我们该生产就生产,丝毫感受不到什么影响,而且我们6月份前的订单都已敲定。以64%含量的磷酸二铵为例,征收的关税也就在500元/吨左右,不会影响到国内的市场价格。毕竟国内淡季要维持到九十月份。
重庆双赢集团市场部曾祥辉部长说要等待一下,看看情况再说。由于今年出口形势大好,曾部长显得有点兴奋,他认为今年磷铵生产企业情形都很好,日子比较滋润。如果征收20%的关税,57%含量的磷酸二铵每吨加征的关税也就400多元,这样,出口价格与国内价格相比仍是有优势的。再说目前磷矿石、合成氨等原料价格一直都很高,势必会支撑国内磷铵的价格。另外,由于磷酸一铵免征出口季节性关税,转向出口磷酸一铵也是条好的路子,可以好好考虑一下。因此,他认为,从总体上看,磷酸二铵出口征税不会引起市场的大起大落,整体呈现平稳态势。
据中国磷肥工业协会统计,年初国内磷酸二铵库存270万吨,今年又是产能释放高峰期。去年底,国内磷酸二铵总产能900万吨,今年净增产能将达到200万吨,出口成为企业消化产能的最佳途径。一位国内化肥企业经营者告诉记者,其实与目前的国际价格相比较,出口还是有利润空间的。我国农用需求已经进入淡季,而东南亚的需求还没有释放,积压在港口的很多磷铵,返到国内进行销售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该出口还是得出口,能出口还是要出口,并不会因为开征20%的高关税就不出口了。
可喜的是,还有的企业能够跳出企业利益,从更高的角度审视这次加税。拥有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免检产品、中国名牌产品等荣誉的安徽六国化工公司常务副总王锡义认为,国家征税的立场非常正确,既能保护磷矿资源,又能平衡国内磷肥价格,更能有效保障国内农资供应的充足。他对这一政策非常拥护。对于20%的税率,他认为目前国内外的价差就在400元~500元/吨之间,开征这样的税率正好拉平了价差。他还认为这一次的出口征税,保护了国家的资源,也从根本上保护了国内市场,进一步督促企业做好国内市场。中国的化肥市场是世界化肥市场的三分之一,国内企业非要去抢国外市场有点舍近求远。做好国内市场,才是国内生产企业、流通企业的生存之本。因此这个政策出台得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