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国家发改委官员在北京透露,相关部门已就国内天然气价格上涨达成共识。目前国家计划燃气价格每年逐步上浮5%~8%,直到大致与国际价格水平接轨为止。这个事实令国内目前处境相对优越的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肥企业面临国家优惠政策被取消的巨大考验。氮肥行业面临利润严重下滑的局面,在完全市场化的处境中求生存已是一种必然。
从4月1日起,北京市范围内销售的民用天然气价格每立方米上调0.15元,调整后的价格为2.05元/立方米。虽然目前尚未有其他省宣布调价,但北京天然气价格的上涨显然只是一个启动的信号。如果按北京此次调价后的价格计算目前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大型氮肥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其化肥吨价上涨近千元是在所难免的。这样的话其生产成本就应该超过了目前的市场零售价格。因此有不少化肥企业对天然气不断调价的看法是:国家在石油企业和化肥企业间进行利益平衡的结果是扶植前者。
再加上去年底至今国家发改委取消了部分氮肥企业享受的电价优惠,国家逐步取消对化肥企业的补贴的走向是非常明确的。一直在或多或少地享受着国家各方面优惠政策的氮肥企业必须面临断奶的考验了。
据国内某研究机构按国家对化肥行业优惠政策进行测算,结果是一年整个行业享受的优惠总额在420亿元左右。主要体现在税收、运输、天然气供应、电价优惠这四个方面。对于这个总额业内人士颇有争议,认为由于各地对优惠政策或多或少地在打折扣,所以实际化肥企业享受到的优惠程度也就是一半左右。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毕井泉表示:“国家的免税、优惠运价、优惠电价、优惠气价等措施,相当于每年对化肥生产流通环节补贴170多亿元,尿素平均每吨补贴160元左右。”。化肥生产用电平均每千瓦时0.33元,比其他工业用电低0.15元,年降低化肥生产成本80亿元;化肥铁路运输价格每吨公里2.43分,比其他化工产品低6.18分,全年可降低化肥流通成本61.9亿元。假如这几方面的优惠今后陆续取消后,化肥行业的整体成本有可能上升近200亿元。如果按目前化肥行业的接近2000亿元左右的总产值来估算,化肥的生产成本就会上升10%左右。
当然,成本上升的程度对于不同的企业是不一样的。中石油一化肥企业的领导日前表示,今后中国的氮肥企业之星应该是地处山西、内蒙古等地依托大量煤炭资源的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