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福州海关统计,2007年前2个月福建省出口尿素5.91万吨、价值1653.3万美元,而去年同期无出口。全部为一般贸易出口,主要出口到孟加拉国和美国,出口量分别达到3.63万吨和2.26万吨。
2007年,国家对尿素出口继续实施分阶段不同税率的政策措施,1-9月份征收30%的暂定税率,10-12月份征收15%的暂定税率。但是高税率并未阻挡今年尿素出口增长的势头,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近期国际尿素价格高企。据福州海关统计分鋈耸拷樯埽艿焦┣蠊叵档挠跋欤誓蛩厥谐〕氏只踅艏垩锏奶疲鄹癖3智烤⒆呤啤5鼻肮始鄹衲蛩乩氚都燮毡樯险堑?00美元/吨以上,最高的美国海湾地区大颗粒尿素报价达到了398美元/吨,而国内尿素主流报价在1700元/吨左右。国内外尿素差价导致尿素出口关税由15%恢复到30%后企业出口仍有利润空间,因此出口仍保持了较大规模。
福州海关专家指出,2007年对于尿素行业来说将是重要一年,尿素行业将面临较大压力:
一是中国化肥企业将面临市场开放挑战。根据加入WTO的承诺,2006年12月11日起我国全面开放化肥业的批发、零售市场,并将在取消对化肥价格限制的同时,也取消对化肥生产企业的优惠政策。中国对国内化肥市场全面开放,这对国内尿素企业是一大冲击。目前,国外大型化肥企业,如美国嘉吉公司、俄罗斯阿康公司等,已开始向中国市场渗透,而外国企业生产化肥的成本相对低于我国,在化肥生产业比较发达的俄罗斯,天然气和石油资源丰富,成本大大低于我国,国内化肥业前景堪忧。
二是国内尿素总产能不断增加。就目前情况看,未来两年我国尿素生产仍处于高速发展期,在建装置相继开工投产,2006年全国尿素总产能达5000万吨以上,产量达4600吨以上。而大部分新建尿素企业或尿素扩建企业在2007年进行投产,尿素总产量将不断增加,2007年还将有300多万的新增产能,预计到2007年年底国内尿素总产量将达到5000多万吨,将远远大于国内需求总量,供大于求的矛盾会进一步显现。
鉴此,福州海关建议,有关部门应积极引导化肥生产企业不断提高产品的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开发肥料新品种,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实现产品、技术升级换代;要科学论证扩能改造,严加控制发展规模、总量,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通过市场竞争和行政干预淘汰一批规模小、技术落后、效益差、污染严重企业;建立紧密协作的产业链条,建立系统化的生产模式,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要增强环保意识,实行"绿色"生产,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