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中心 >> 化肥市场 >> 正文
国内化肥市场每日走势评述
国内尿素市场动态简报
我国复合肥行业亏损面达四成
http://www.ampcn.com 2007-1-15 13:09:13 浏览:

        从2000年的755万吨,到2005年的1707万吨,再到2006年的逾4000万吨,已超过需求总量的30%~50%……一连串数字表明,近年我国复合肥已进入非理性扩张阶段,整个产业的恶性竞争已初现端倪。

        业内人士指出,相对于快速增长的产能,市场需求增长则相对缓慢,导致供大于求状况加剧。
由于资源限制和销售价格的走低,复合肥行业利润正逐年下滑,2006年复合肥全行业亏损面达40%左右。据估计,今明两年,国内高浓度复合肥的产能增幅仍将保持在20%以上。然而,来自有关部门的统计,我国近年复合肥实际需求量的增幅仅在4.3%左右,需求与增长相差悬殊。  

        三元复合肥产量6年翻两番

        近年,由于国家提出“提高化肥复混程度,大力扶持高浓度复合肥”产业政策,氮、磷、钾三元复合肥产量快速增长,从2000年不足800万吨/年,发展到2005年的1707万吨/年,6年间翻了两番。据悉,“十一五”期间磷酸基氮、磷、钾三元复合肥还将新增产能650万吨。到2010年,我国磷酸基高浓度氮、磷、钾三元复合肥将达到1900万吨,市场肯定会过剩,非理性竞争将更加激烈。

        当然,国产复合肥产能上升,致使进口复合肥数量减少。1998年,我国复合肥实物量进口达到805.5万吨,此后开始出现负增长,主要是因为国产复合肥产量的持续增加和质量提高,满足了国内需求,降低了进口肥的竞争力。不过,到2006年上半年,从复合肥产销情况来看,各生产厂家库存上升,盈利下滑,中国复合肥市场正式呈现饱和状态。然而,复合肥产业的扩张并未得到“急刹车”。据中国磷复肥协会的统计,到去年年底,仅中国磷复肥协会会员单位的复合肥产能达2000万吨,加上非会员单位产能起码超过4000万吨。  产能扩大难掩技改滞缓

        尽管产能迅猛扩张,但生产技术进步异常缓慢。自1993年“红日型”氯化钾低温转化硫基氮、磷、钾生产技术发明以来,硫基复合肥生产始终难以突破含量和比例受限等技术瓶颈。即便是近两年的高塔造粒技术,也是国外早已使用的技术,只是在产品成粒方面与滚筒、转鼓造粒有所区别,但产品内在质量并没发生化学方面的变化,硫基氮、磷、钾技术进步缓慢。

        此外,目前复合肥产业区域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黄淮和华北地区。2005年,山东、江苏、湖北、河北等四省的复合肥产量占全国总量的77.8%,这些省区同时也是主要的销售区域,山东、河南、河北、安徽、江苏和广西六省区复合肥用量占据全国总用量的50%左右。这些地区生产的复合肥除在当地销售外,还有相当大的数量销往省外其他区域。然而,如要购进原料和其他地区生产的复合肥,对物流能力要求较大,物流成本较高。

        利润维持较低水平

        目前,大多复合肥企业各自为战,产品同质化严重,供应量激增,正处于由盲目竞争向核心能力竞争过渡阶段。在今后发展过程中,复合肥价格还将会在成本线附近徘徊,利润维持较低水平。今后复合肥产业要改变增长方式,在走集约化发展道路的同时,要严格制止盲目投资。  

        特别是大型企业在今后的发展中,要改变重产量、利润,忽视质量、产品结构、技术含量和环境污染的增长模式,同时要缩短运输距离,降低运输压力,减少物流成本,提高综合效益。此外,企业还要不断提升营销水平,让复合肥行业逐步进入品牌营销时代。
 

【发表评论】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

相关信息
  ·当前国内二铵市场走势评析 (2007-1-15)
  ·我国复合肥行业亏损面达四成 (2007-1-15)
  ·辽宁复合肥市场行情 上涨为30-50元/吨 (2007-1-15)
  ·安徽化肥市场出现大幅回落 (2007-1-15)
  ·春耕化肥如何选购 (2007-1-15)
  ·07年我国化肥行业前景不容乐观 (2007-1-15)
  ·胶东化肥冬储市场有点清淡 (2007-1-15)
  ·6化肥企业入选最具市场竞争力品牌名单 (2007-1-15)
  ·测土配方施肥 带来化肥发展新局面 (2007-1-15)
  ·1%配额税率对化肥业影响有多大 (2007-1-15)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栏目导航 | 在线投稿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B2B
2004-2009©版权所有:农资网,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农资网保留一切权利
客户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术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