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中心 >> 化肥市场 >> 正文
国内化肥市场每日走势评述
国内尿素市场动态简报
化肥产业走向完全市场化
http://www.ampcn.com 2006-11-13 11:43:42 浏览:

根据中国加入WTO的承诺,从今年12月11日起,化肥业将进一步放开,包括批发、零售在内的分销业务也将对外资开放。

  今年夏天,国家发改委曾就放开化肥价格征求了业内意见,日前发改委有关人士向记者表示,“现在各方正在加紧协商”。

  业内人士表示,化肥价格放开,走向完全市场化将很快实现。价格放开后如何对农业和农民保护将是各方关注的焦点,而对化肥类上市公司来说,总体上影响不会很大,相对而言,大型企业则会受益。

  完全市场化是必然

  我国目前的化肥产业还没有完全市场化,价格实行的是政府指导下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即化肥出厂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政府制定中准价和上下浮动幅度;进口化肥调拨价格也由中央及地方物价部门确定;政府可通过制定最高零售限价、实行差率或利润率控制等措施稳定化肥价格。这一体制有利于化肥价格的稳定和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的发展,但从实际情况看,这种体制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其中主要是,在市场其它方面放开的情况下用行政手段控制价格是不合适的,而且调控难度很大,常常是政府花了钱,农民和企业都不满意。

  而化肥批发业务对外资开放,也就意味着对价格也必须放开,走向完全的市场化。从近几年的实践看,业内各方也形成了共识,即包括化肥在内的农资市场是放开的,价格只是市场各种因素的综合反映,所以通过行政办法来控制价格是很难真正有效,必须用市场化的手段,通过调控化肥的供求来稳定价格。而市场化也有利于化肥产业的发展壮大,实践也证明,过度的保护是难以使化肥产业真正强大的。

  保护农业生产是难点

  放开化肥价格之所以受到各方关注,原因主要在于它涉及到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的稳定,因而涉及到社会的安定,特别是我国农业比较落后,农民又是弱势群体,对化肥价格变化的承受能力很低。根据目前的思路,化肥价格放开后,政府不再直接控制价格,交由市场来决定,同时政府对化肥生产企业的一些优惠政策也将取消,将原先的补贴直接补给农民。而政府主要通过调控化肥的供求来稳定市场价格。

  有关专家认为,在市场条件下,政府可以利用的手段不少,如化肥淡季储备,通过关税调节进出口,完善流通领域等。近年来通过征收出口关税,加大国内化肥供应量,效果明显,而淡季储备制度的建立和扩大,也是可以利用的有效手段。不过,如何将补贴真正发放到农民手中可能存在不小的难度,因此在放开价格后如何不损害农民利益及不影响农业生产,将是问题的关键。

  大型上市公司将受益

  东方证券研究所陈玉辉认为,目前放开化肥价格的条件已经成熟,而且放开后不会出现化肥价格的大幅上涨。近些年来,我国化肥特别是氮肥产能明显提高,而消费量却保持基本的稳定,主要是因为农民使用复合肥量上升,同时国家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尿素使用量减少,供求基本保持平衡。放开价格后,原先对化肥企业的一些优惠政策也将同时取消,将对化肥企业产生一些影响。特别在淡季,由于供过于求,化肥价格下跌,这时大型企业由于具有规模效应,抗风险能力较强,能够在竞争中处于优势,而小企业可能亏损甚至不得不停产。随着增值税全免政策的取消,中小企业可能受较大影响,因为中小企业本来盈利水平较低,恢复缴纳增值税,这些企业可能就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状态了。

  银河证券李国洪表示,上市公司由于都是大型化肥企业,完全市场化后,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市场份额也会扩大,特别是在天然气价格呈上升趋势的情况下,大型企业消化成本的能力也较强,因此总体上将会受益。

 

【发表评论】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

相关信息
  ·企业眼中的07年化肥市场 (2006-11-13)
  ·化肥产业走向完全市场化 (2006-11-13)
  ·中化化肥启动新农村共建活动 (2006-11-13)
  ·明年国内化肥市场将充满变数 (2006-11-13)
  ·冬储政策提前出台利于市场稳定 (2006-11-10)
  ·进口钾肥价格上涨预计对二连口岸进口量影响不大 (2006-11-10)
  ·化肥市场将重新洗牌 企业如何应对? (2006-11-10)
  ·国内磷酸二铵冬储即将开始 (2006-11-10)
  ·专家:“贵族肥料”控释肥有望替代传统化肥 (2006-11-10)
  ·近期国内复合肥市场走势评析 (2006-11-9)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栏目导航 | 在线投稿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B2B
2004-2009©版权所有:农资网,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农资网保留一切权利
客户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术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