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市场将呈供大于求的局面,价格下跌将成为必然。
今年上半年,由于电力、钢材设备、运输价格的上涨,导致化肥企业生产成本增加,企业不得不根据市场需求将化肥价格调整到国家政策限制的高点,从而推动了市场价格的上涨,但化肥企业的盲目扩大产能,促使下半年市场将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价格下跌将成为必然趋势,流通体制的改革和产业政策的不断变化,使我国化肥企业将面临新一轮的生存挑战。
市场供大于求肥业现风险
上半年全国化肥市场呈现出供需平衡、价格上涨、产销两旺的走势。据有关方面统计,上半年全国化肥产量(折纯)共计2650万吨,同比增长15.5%,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3.8%。其中氮肥产量1896.2万吨,同比增长12.6%;尿素产量1071万吨,同比增长11.8%。
在价格方面,一季度国内化肥市场价格总体呈上涨趋势。以尿素为例,1月份大多数生产企业出厂价在1600元(吨价,下同)左右,而到3月中旬已上涨到1800元左右;二季度,由于部分省外化肥产品陆续进入目标市场,使市场趋于饱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稳定市场的作用,导致我国北方地区价格普遍呈上涨走势,南方地区以持平或略升为主。至6月中旬,南方地区随着用肥季节的过去,化肥市场价格略有下滑,而北方地区价格则大幅下跌。而下半年,我国化肥市场已呈现出供大于求的局面,专家预测,价格下跌已成为必然趋势。
政策变化无序产业进退难
化肥市场监管。1952年-1982年,我国免费或者以绝对低价供应化肥,价格由国家统一制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983年)国内化肥价格开始实施双轨制,分为计划内和计划外--计划内由国家定价,计划外由市场调节;1998年以后,实施政府指导价;从2004年开始,实施最高限价和综合差率管理。
铁路运输。化肥铁路运输长期享受国家号外运价的优惠,政府还要求铁路部门优先安排车皮。但是,在车皮紧张的时候,化肥生产厂家很难要到车皮,化肥企业也并不认为国家在运输上给予了支持,运输优惠在某种程度上反而加剧了运输难的问题。
原料优惠价格。原料价格优惠的落实难度随着能源紧张已经越来越大,低价供应的政策已经名存实亡;受配额限制,供应没有保障,氮肥企业正面临着严重挑战;原料优惠政策本身也有鼓励落后、打击先进企业积极性的负面影响。
流通体制将发生重大变化
今年下半年,我国化肥流通体制改革进入倒计时,化肥企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这次改革的核心主要是改革化肥价格的管理方式,取消尿素出厂限价和批零差价率控制,建立对农民直接补贴制度,逐步取消对化肥生产的各项优惠政策。
一直以来,流通渠道一直受到国家的严密控制,但是由于政策波动性较大、价格管理及贸易调控能力差、对经营者资质审核不严等因素,我国化肥流通渠道层次过多,经营主体良莠不齐,市场管理越来越难。此次供销改革方案的出台,短期内将会给化肥生产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带来生存压力,甚至会波及到大型化肥企业。
来源:南方农村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