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市病虫害越冬基数和当前小麦病虫害发生情况,结合小麦长势、品种抗性、气象条件、防治水平及历年病虫发生演变规律。预计2019年我市小麦病虫草害将中度偏重发生,累计发生面积3380万亩次,其中,病害发生1580万亩次,虫害发生1100万亩次,草害发生700万亩次。条锈病中度发生,部分区域偏重发生;赤霉病中度偏重流行风险高;纹枯病在高产麦区偏重发生;蚜虫中度偏重发生,局部地块重发生;麦蜘蛛中度发生,部分地块重发生;吸浆虫偏轻发生,部分麦田偏重;麦田杂草偏重发生。
一、发生趋势
(一)小麦病害
赤霉病偏重流行风险高,盛发期5月中下旬,发生面积350万亩。
条锈病中度发生,淅川、新野、唐河、内乡等地部分麦田偏重流行,流行盛期3月下旬至5月上旬,发生面积180万亩。
叶锈病中度发生,淅川、唐河、新野等地部分麦田偏重流行,发生面积220万亩。
纹枯病中度偏重发生,主要是稻茬麦及氮肥偏多的高产麦田发生较重,盛发期在3月上旬至4月下旬,发生面积380万亩。
白粉病中度偏轻发生,山区及部分种植密度高、郁闭田块偏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40万亩,盛发期4月中旬至5月上旬。
叶枯病在部分品种中偏重发生;散黑穗病偏轻发生,局部将达中等程度;小麦茎基腐病及根腐病在部分麦田危害程度将继续加重。
(二)小麦虫害
蚜虫在社旗、方城、唐河、新野、镇平、内乡、淅川、宛城、卧龙等地麦区偏重,部分麦田重发生,全市发生面积400万亩。
麦蜘蛛中度发生,部分麦田偏重发生,盛发期在3月上旬至4月中旬,发生面积300万亩。
吸浆虫在全市大部麦田中度偏轻发生,西峡、镇平、内乡、卧龙、社旗等地部分麦田中度发生,预计成虫盛期4月中下旬,发生面积200万亩。
地下害虫在部分麦田发生偏重,3月中旬前后将再有一次为害高峰;一代粘虫偏轻发生,部分田块可达中等程度。
二、 预报依据
1、多种病害发生基数接近常年或偏高
据各县(区)冬前及近期调查,当前全市纹枯病病田率40%,平均病株率4.16%,比去年同期低1.3个百分点,部分水浇田湿度大、氮肥高的田块发生严重,最高病株率46%。根茎腐病在宛城区局部田块发生较重,平均病田率11%,平均病株率0.8%,轻于去年。赤霉病寄主作物玉米等种植面积超过500万亩,秸秆还田面积300多万亩,菌源广泛存在。苗期蚜虫全市平均百株蚜量3.7头,严重田块百株蚜量123头(淅川),轻于常年。麦蜘蛛在桐柏、南召、唐河、镇平、内乡、卧龙、宛城等地普遍发生,越冬虫量重于常年,虫田率73.5%,平均每单行尺虫量87.4头,南召最高560头,桐柏县单株最高35头。全市平均每平方米杂草75.4株,最高每平方米1200株。吸浆虫去秋在镇平、社旗、西峡、南召、宛城、卧龙、唐河、方城、新野、内乡、淅川县(区)共淘土抽查358个小方(10㎝×10㎝×20㎝),共有吸浆虫1039头,平均每小方有吸浆虫2.9头,比上年同期增加55.7%,严重的西峡县最高单方虫量55头。地下害虫平均每平方米有虫1.8头,折亩虫量1206头,平均亩虫量比上年均值增加16.07%。其中蛴螬亩虫882头,占73.2%,比上年增加5.6%;金针虫亩虫292头,占24.2%,比上年增加75.9%;蝼蛄亩虫32头,占2.6%,比上年减少15.8%;严重田块每亩虫量高达44022头(南召)。
2、寄主作物及种植制度利于病虫害发生
全市麦播面积870万亩,受麦播期干旱影响,晚播面积大。但麦播以来,全市各级农业部门扎实落实麦播和田间管理,加之冬前及越冬期气象条件总体有利,小麦生产形势总体较好。据农技部门调查,目前大部分麦田土壤墒情适宜,越冬群体适宜,个体发育良好,苗情差于常年同期,但好于上年,一二类苗比例达到80%以上。主要品种西农979、兰考198、百农207、许科316、郑麦7698、郑麦0943、百农4199等,种植超过面积400万亩,大部品种高感赤霉病,不抗条锈病,对白粉病、纹枯病、蚜虫等主要病虫害的抗性普遍较低。近年来连续实行小麦与玉米连作,造成田间赤霉病等病原菌不断积累;高产麦区种植密度大、高肥水管理,致使小麦群体大、田间郁闭,晚播面积大,有利于赤霉病、锈病、白粉病、纹枯病、蚜虫等病虫害的发生。
3、气象条件对病虫害发生有利
去年麦播以后降水偏少,小麦长势不如常年。元月份全市月平均气温1.1~2.7℃,温度正常略偏高;全月有3~5天的降水,降水量10.2~41.0㎜,降水偏多;全月日照为55.0~86.2小时,日照偏少。国家气象预报,2019年春季,江汉和黄淮等麦区降水偏多,其中江淮及其以南麦区偏多2-5成,将加重小麦赤霉病流行危害;黄淮、华北大部麦区气温正常或偏高,降水正常或略偏多,对蚜虫繁殖有利,小麦抽穗扬花期常年出现连阴雨天气概率高,有利于赤霉病和条锈病加重流行。长期气象条件对小麦病虫害无明显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