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晚稻前期发生概况
受气候、田间生境等各方面因素影响,晚稻前期主要病虫鼠害总体发生程度同比偏轻,发生面积约980万亩。发生情况与上年同期相比: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发生期接近上年,发生偏轻;稻瘟病始见期偏早3~5天,桂中、桂西南发生偏重,其它稻区发生偏轻;稻纹枯病基本持平;三化螟发生期偏迟5天左右,发生偏轻;稻瘿蚊发生有所回升,主要在桂中、桂西南、桂南局部发生;桂东南、沿海稻区发生水稻橙叶病为害;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主要在桂东南、沿海、桂西南稻区发生;局部稻区的二化螟、台湾稻螟、稻象甲、稻叶水蝇、福寿螺、根结线虫、水稻跗线螨、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等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2 晚稻中后期主要病虫鼠发生趋势
总体发生程度4(5)级,与上年基本持平。与上年相比,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发生持平,三化螟发生偏轻,稻瘟病发生略重。
2.1 三化螟 第四代三化螟发生程度1(3)级,与上年相比,大部稻区持平到偏轻。重发区域在桂中、桂东的局部及右江河谷的部分稻区。全区发生面积110万亩。防治时段:9月中旬至10月上旬。
2.2 二化螟 预计二化螟在桂东、桂西稻区发生程度为1(3)级,发生面积100万亩。防治时段:9月中旬至下旬初。
2.3 稻飞虱 发生程度4(5)级,同比持平,发生面积800万亩。全区普遍发生,重发区在桂东北、桂东南的大部及桂西南的局部。发生时段:第六代8月下旬末至9月中旬;第七代9月下旬至10月中旬。
2.4 稻纵卷叶螟 发生程度2(4)级,同比持平,发生面积420万亩。主要发生区域在桂东北、桂中、桂东南的大部、桂西北、桂西南及沿海的部分稻区。第六代8月下旬末至9月中旬;第七代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生长嫩绿的迟插田将受害严重。
2.5 稻纹枯病 发生程度4(5)级,同比持平,发生面积850万亩。全区大部普遍发生。重发生区在桂东北、桂东南及沿海稻区。流行盛期:9月上旬末至10月下旬初。
2.6 稻瘟病 发生程度2(3)级,同比略重。桂东北、桂东南、桂西北等历史性发生区将偏重发生,部分高感品种有大流行的可能。发生面积260万亩。流行时段:叶瘟,持续至9月下旬初;穗颈瘟,9月中旬至10月上旬。
2.7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发生程度1(3)级,同比持平。发生面积100万亩。
2.8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发生程度1(3)级,同比稍重,发生面积150万亩。主要发生区域是桂东北大部及桂中、桂西北、桂东南及沿海的部分稻区。
2.9 农区鼠害 发生程度3级,发生与上年持平,发生面积700万亩。全区普遍发生。
此外,台湾稻螟、粘虫、稻象甲、稻苞虫、稻叶水蝇、褔寿螺、根结线虫、水稻跗线螨、稻曲病、稻白叶枯病等病虫在局部稻区将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3 预测主要依据
3.1 病虫源基数
三化螟 统计45个县(市、区)晚稻前期三化螟发生面积30.25万亩,接近上年。亩虫量一般15~267头,高的302~895头,桂西南少数田块则高达2411头;与上年同期相比:桂中、桂西、桂南局部田块增幅为34.26%~50%,其它稻区减幅为6.5%~66.67%。稻飞虱 统计36个县(市、区)晚稻前期稻飞虱发生面积102.68万亩,比上年减少18.06%,百丛虫量一般48~863头,高的1060~2001头,桂东南少数田块高达6000头,中稻区个别田块则高达5200~11500头。与上年同期相比:桂中、桂东北、桂西南局部稻田增幅为4.48%~51.3%,桂东南局部稻区增幅达到了1.6倍以上;其它稻区减幅为6.67%~91.3%。稻纵卷叶螟 统计37个县(市、区)晚稻前期稻纵卷叶螟发生面积50.47万亩,同比减少33.18%,百丛虫量一般2~60头,高的128~549头;与去年同期相比:桂中、桂东北、桂西南局部稻区增幅为8.3%~99%,桂中个别田块增幅达到2倍以上;其它稻区减幅为20%~96%。稻纹枯病 统计33个县(市、区)前期稻纹枯病发生面积23.49万亩,与上年同期持平。近期调查,主要在桂东北、桂中、桂西南、桂东南及桂南局部稻区早移植田发生,病丛率一般4.7%~18.1%,高的21.78%~48.57%;病株率一般0.5%~3.26%,高的8.35~14%;病情指数一般0.03~1.54,高的6.2~10.5。稻瘟病 统计39个县(市、区)前期稻瘟病发生面积24.39万亩,比上年同期减少14.57%。桂中、桂西南、桂西北局部稻区发生较重,病叶率一般2.6%~30%,高的52.3%~100%,比去年同期增幅23.23%~48.61%,个别田块增幅为1.71倍以上;病指一般0.16~4.7,高的5.9~9.7,个别田块高达24.73~38;比去年同期增幅为25.8%~33.8%。其它稻区病叶率一般0.6%~6.31%,高的11.53%~20.2%;病指一般0.05~3.2。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主要发生区域为桂西北、桂中、桂西南及桂东南局部稻区。近期各地调查:病叶率一般10.3%~27.8%,高的41.5%~66.3%。鼠害 灵山县监测点前期调查:农田捕夹率平均5.07%,高的7.33%;农舍捕夹率平均5.82%,高的9.33%。前期各地调查为害率一般0.26%~1%,高的3%~6.7%,比去年同期稍重。
3.2 农事操作、田间小生境利于病虫扩散蔓延 截至8月23日,全区晚稻插秧工作基本结束,同比快3天。已插晚稻1391.6万亩,同比少40.91万亩,少2.85个百分点,已插晚稻中杂交稻1132.92万亩,优质稻1225.4万亩,超级稻598.81万亩。全区晚稻追肥一次1358.95万亩,追肥二次1100.38万亩,分别占已插面积的97.65%、79.07%。各地田间管理工作有序进行,总体长势良好。目前晚稻一、二类苗共达86.12%,同比增0.28个百分点。中稻面积较大,早、中稻蓄留再生稻面积9.04万亩,接近上年。田间复杂苗情,利于病虫害的滋生、繁殖、扩展、蔓延。
3.3 气候条件 8月上旬降雨量5.6~262.2毫米,其中桂西北大部,桂南局部100毫米以上;与常年同期相比,桂南大部、桂东北部分市县偏少1~9成,其余大部地区偏多1成~3.5倍;中旬受“贝碧嘉”和冷空气的共同影响,全区各地降雨量0~213.2毫米,其中,桂南局部、沿海地区及资源等地100.0~213.2毫米,宜州无降雨;与常年同期相比,桂南部分市县、桂中局部和资源、灌阳、贺州等地偏多2成~1.1倍,其余大部地区正常到偏少1~10成。下旬平均气温全区偏低1~2℃,降雨量全区大部偏多4~8成,局部偏多1倍以上。降雨量较常年偏多,使得晚稻前期的病虫防治效果大大降低,局部稻区的田间残虫量大,田间小生境利于病菌的生长繁殖,病虫源基数偏大,晚稻中后期的病虫发生态势将十分严峻。
4 监控意见
4.1 加强监测,及时发布病虫情报 各级农业植保技术人员要按照“天天调查,五天一报,重大病虫随时汇报”制度继续深入田间调查,在做好常规病虫调查的同时,注意突发性病虫的监测,及时掌握发生动态,准确发布病虫情报,为各级领导制定决策提供依据,指导面上防治。
4.2 健身栽培,控制病虫发生流行 加强中后期田间管理,实行科学肥水管理,创造不利病虫发生流行的生态环境,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减轻为害损失。
4.3 明确主攻对象,适时开展防治 就全区而言,防治的主要对象是三化螟、稻飞虱、稻瘟病、稻纹枯病,部分地区还要做好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台湾稻螟等病虫防治工作。各地植保部门应根据当地病虫发生实况,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防治工作。对于病虫的防治宜提倡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重,协调使用各种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大力推广无害化治理技术,实施生态控害;应急防治要推广使用高效、经济、安全农药。